天氣轉涼,不少人總是覺得胃部有寒涼感,時有隱痛,易拉稀便,尤其是進食冷食及在加班勞累後就痛得更厲害,用熱水瓶捂一捂會緩解一些。對此,專家解釋,這就是民間所說的“胃寒”。


  中醫認爲,“胃寒”是指脾陽虛弱,過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陰寒凝滯胃腑的病症。常因天氣變冷、吃寒食冷品而引發,得溫則症狀減輕。


  專家說,秋冬季氣候處於“陽消陰長”的過程,此時氣溫變化較大,晝夜溫差懸殊,是胃病容易發作的時期。所以秋冬養胃很重要,尤其是那些患有慢性胃炎或陽虛體質、氣虛體質的人,更應在秋冬季節溫陽養胃。


  從中醫角度來說,陽虛體質就是“火力不足”,這些人平時手腳發涼,腹部、腰部或膝部怕冷,冬天耐受不了寒冷,喜食熱燙飲食。而氣虛體質的人則是“短氣、少氣”,平時講話聲音低弱,容易出虛汗,經常感到乏力、食慾不振、面色萎黃。這兩種體質的人脾胃功能差,秋冬季節更易得“胃寒”症。


  中醫認爲脾胃爲“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若脾胃功能差,則人體的生長發育、新陳代謝就會受到嚴重影響,所以中醫養生特彆強調脾胃調護,秋冬季節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1、腹部按摩


  右手手掌掌以肚臍爲中心,順時針方向由小圈逐漸大圈按摩36次,再用左手手掌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36次,能促進脾胃消化吸收功能。


  2、做好保暖措施


  胃喜暖怕冷,喜潤惡燥,秋冬天氣寒冷,胃部受涼後會使胃的功能受損,故要注意胃部保暖。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平素戴個護肚能讓胃部更加暖和。秋冬晝夜溫差大,晚上用熱水袋或溫熱貼敷貼臍部具有溫陽散寒作用。夜晚睡覺蓋好被褥,以防腹部着涼而引發胃痛。


  3、飲食應溫淡軟鮮


  陽虛、氣虛的人及胃病患者秋冬飲食應以溫、淡、軟、鮮爲宜。進食熱食爲好,此外飲食應清淡、細軟、新鮮,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不吃過冷、過硬、過辣、過黏的食物,切忌暴飲暴食。


  4、適當進補


  中醫認爲秋冬可進食溫陽散寒之品,羊肉等溫熱食物均有養胃效果。


  散寒之乾薑、紫蘇葉、生薑、胡椒是健胃、暖胃的之佳品,可以調理胃寒的病症。


  甘味食物及中藥能滋補脾胃,比如黨蔘、黃芪、白朮、山藥、小米、南瓜等,都具有很好的補益脾胃作用,且可以提高免疫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