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一種長期的生活習慣,怎樣才能既吃得好,又能吃得健康?帶飯族在選擇菜餚時要多費心思,在保證營養均衡的同時,還要注意飯菜隔夜和微波爐加熱這二個環節,避免菜餚營養流失、容易變腐及產生有害物質,這樣帶飯族才能吃得放心。


  1、飯菜要低溫保存


  溫度的高低決定了細菌繁殖的速度,所以安全帶飯的最大祕訣就是低溫保存。頭天晚上做好菜之後,立即把要帶的菜撥出來放在潔淨的容器內,及時放入冰箱保存,第二天帶到單位再放入冰箱。如此整個保存過程都基本在低溫環境下,有效抑制了細菌的滋生,自然就大大減少了亞硝酸鹽的生成。千萬別帶頭天吃剩的菜,因爲它們通常被多雙筷子觸碰過,帶有唾液,這樣會加速細菌的滋生和亞硝酸鹽生成。


  2、主食最好是米飯


  從微波爐加熱的角度來看,加熱後的米飯基本上能保持原有的口感和營養成份,饅頭、包子類很容易變幹,不宜微波爐加熱,麪條久放也容易變糊,因此,米飯是帶飯族最適合的選擇。


  素菜首選茄類、薯類、莖類因葉菜容易產生亞硝酸鹽而被剔除出帶飯族的飯盒外,但素菜總是要吃的,因此,像番茄、茄子等茄類蔬菜,蓮藕、紅蘿蔔等莖類蔬菜含亞硝酸鹽較少,或者像土豆、山藥等薯類就成爲帶飯族的健康之選了。番茄炒雞蛋、土豆燒牛肉、紅燒茄子、紅蘿蔔冬菇炒豆乾等菜式是飯族收藏的經典菜單。


  3、葷菜要挑低脂的


  富含油脂的肥肉在微波爐加熱時容易受熱,而且析出的油湯會使加熱變得不均勻,影響其他菜餚的加熱效果。因此,葷菜最好挑選牛肉、雞肉、瘦肉等肉類,烹飪菜餚時也應儘量避免煎炸。


  要提醒的是,要帶的蔬菜在烹調時炒至六七分熟就行,以防微波加熱時進一步破壞它的營養成分。像西紅柿炒雞蛋、燒茄子等經典菜式都比較適合“帶飯”。此外,可吃些能緩解疲勞的蛋白質,肉類、豆製品等都是午餐最好的選擇。


  4、菜只要八成熟


  若來不及早上做飯,頭天晚上可將想帶的飯菜密封冷藏,第二天到單位後再將飯菜放進冰箱。吃之前必須熱透。用微波爐加熱時,加熱時間不能少於兩分鐘。


  多吃水果補充維生素,微波爐加熱後,米飯基本能保持原來狀態,饅頭、大餅卻極易變幹,不宜微波爐加熱。肉類更易被微生物污染,所以儘量少帶。微波爐會破壞食物的營養成分,所以,要帶的蔬菜在烹調時炒至六七分熟就行。長期存放的食物維生素流失比較嚴重,經常帶飯的人要多吃水果,補充維生素。


  5、飯菜要分開


  如果將飯和菜湯混在一起,亞硝酸鹽增加的可能會更大。因此,最好準備三個飯盒,分別裝上米飯、熱菜和生蔬菜或水果,不但更加安全,營養也更加均衡。


  五樣菜餚不能帶


  1、魚類


  一方面魚和海鮮隔夜後易產生蛋白質降解物,會損傷肝、腎功能;另一方面,經過微波爐加熱的魚和海鮮很難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從外觀上來看也會影響食慾。不宜帶綠葉蔬菜,綠葉蔬菜中含有不同量的硝酸鹽,經微波爐加熱或存放的時間過長,蔬菜會發黃、變味,硝酸鹽還會被細菌還原成有毒的亞硝酸鹽,有致癌的作用。


  2、葉菜


  剩菜煮熟後如果擱置久了,或者經過2次加熱後,菜葉中的鹽分能產生亞硝酸鹽,亞硝酸鹽除了可導致食物中毒外,其進入人體可反應成亞硝胺,亞硝胺是一種致癌物質,長期食用有害健康。這類蔬菜包括菜心、韭菜、菠菜、芥菜、甘藍、大白菜等綠葉蔬菜,菠菜中的亞硝酸鹽遠遠超過其他蔬菜。新鮮蔬菜應現炒現吃,中午沒吃上,晚飯可相應多吃點。


  3、涼拌


  涼拌多以蔬果類等加入油鹽醬醋拌成,其風味是爽口酸辣,因沒有經加熱處理,在加工過程中容易滋生細菌,因此,即使放入冰箱裏過夜,也容易變質。如果放入飯盒與其他菜餚一起加熱,也失去了原有的口感,而且影響其他菜餚的味道。


  4、剩湯


  很多人喜歡晚餐上喝點湯,喝不完時放在冰箱裏,第二天午餐加熱後繼續喝。隔夜剩湯爲了放進冰箱裏保存,一般都要盛在金屬器皿中,但湯裏的鹽份容易跟金屬發生化學反應,產生硫醇等化合物溶解在湯中,對人體不利。


  5、精細食品  


  很多人都知道對蔬菜多次加熱會造成營養損失,但是卻不知道主食也怕加熱。其實,剩飯、剩包子、剩麪條在經過“涼了又熱,熱了又涼”的幾次折騰後,精白米、精白麪粉中的維生素B1已經大大降低,還容易滋生致病菌和毒素,比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等。所以,經過反覆加熱的精細食品不適合下頓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