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給廣大網友帶來的文章是關於呼吸內科相關的常見疾病信息,希望本篇文章能夠幫您解決所遇到的健康方面問題、能夠有所收穫,那就是對公益健康知識網站長最大的肯定和鼓勵,祝您身體健康!
新生兒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新生兒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應該如何治療?
HIV侵入人體後破壞人體免疫功能,可發生多種不可治癒的感染和腫瘤,如機會性感染、淋巴性間質性肺炎、反覆侵襲性細菌感染、腦病、消瘦綜合徵、惡性疾病如腫瘤等。
1.免疫學檢查 患者外周血象中CD4細胞明顯下降,早期CD4 可>500/?l,晚期<200/?l直至降到0。CD8 細胞變化不明顯,因此CD4 /CD8 比例逐步降低或倒置,正常兒童比例爲2.0。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常升高。
2.血清學檢查 HIV感染後1~4周內可測得HIV抗原(核心抗原p24),以後逐步消失,直至AIDS階段又重現陽性健康問題。在HIV感染後3~12周可測得核心抗gp41抗體,抗gp41 IgG可持續終生。由於年齡在15個月以內的小嬰兒抗體有可能反應來自母親的抗體,故新生兒應行HIV培養或PCR檢查以確診。
3.病毒學檢查 以體外淋巴細胞培養再以Northern吸印法測淋巴細胞中的HIV-RNA或取血清以 Western blot測HIV各抗原蛋白或以PCR法直接檢測HIV-DNA。
應做X線檢查、B超檢查、CT檢查等,結合臨牀綜合徵表現,可發現卡氏肺囊蟲肺炎、腫瘤等各種表現。
新生兒由於免疫系統尚不成熟,很少接觸外來抗原,生成的免疫記憶細胞數量少,HIV感染後免疫系統損害較成人嚴重,潛伏期短,出現症狀早,病情進展快,發生淋巴細胞樣間質性肺炎和繼發細菌感染較多呼吸內科的常見疾病。從母嬰傳播所致感染的患兒,可早在出生後幾個月就出現臨牀徵象,潛伏期數月至數年不等。
1.一般臨牀表現 有持續發熱、消瘦、低出生體重、出生後體重不增、黃疸不退、肝脾腫大、多部位淺表淋巴結腫大等新生兒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的症狀,治療,預防,檢查。
2.細菌感染 嚴重的反覆的細菌感染,如敗血症、肺炎、腹瀉、尿路感染、皮膚感染、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等成爲嬰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3.機會感染 持續性或反覆性鵝口瘡。
4.腫瘤 在成人患者中見到的Kaposi肉瘤,在兒童患者中少見。
HIV感染急性期常無症狀或症狀輕微,易被忽視,因此必須依賴血清學檢查,可以用ELISA法測血清抗HIV抗體,如陽性再作Western blot測HIV抗原以確診,若上述檢查均陽性即可診斷HIV感染。
美國疾病控制中心認爲兒童在患有其他原因不能解釋的免疫缺陷時,除了HIV抗體陽性外,有下列症狀可診斷爲AIDS:
1.肺囊蟲性肺炎。
2.弓形體腦炎或彌散性感染。
3.慢性隱孢子蟲腸炎,超過1個月以上。
4.慢性皮膚黏膜單純皰疹,1個月以上。
5.肝臟或淋巴結以外的器官發生鉅細胞病毒感染。
6.進行性多竈性腦白質病新生兒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的症狀,治療,預防,檢查。
7.念珠菌食管炎。
8.隱球菌性腦膜炎或播散性感染。
9.細胞內鳥分枝桿菌感染。
10.卡波西肉瘤(60歲以下)。
11.原發性腦淋巴細胞瘤。
12.彌散性細菌感染(不僅是肺或淋巴感染)。
新生兒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新生兒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應該如何預防?
新生兒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