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郎景和明確指出:子宮頸癌是感染性疾病,是可以預防和治癒的疾病。子宮頸癌可能成爲人類通過多種方法全面預防和根除的第一個惡性腫瘤。


  惟一病因明確的癌症


  目前子宮頸癌在全世界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第二位,僅次於乳腺癌。我國每年新發宮頸癌病例13.5萬,約佔全球發病數量的1/3,是我國婦科惡性腫瘤的第一位。全世界每年約有23萬人死於子宮頸癌,而中國就佔了2—3萬。


  據郎景和主任介紹,全球醫學界目前已經達成共識———子宮頸癌源於HPV(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科學家發現,所有的子宮頸癌患者體內都能檢測出HPV,沒有HPV感染,人就不會得子宮頸癌。這一歷史性的突破爲人類預防和治療子宮頸癌帶來了曙光。


  郎主任說,並不是所有感染HPV的婦女都會患子宮頸癌,其中只有2%—3%的人會發展爲癌。他說,由於病因明確,而且由HPV感染發展爲癌症需要幾年或十幾年的時間,因此,只要婦女有自我保健意識,定期做檢查,90%以上的子宮頸癌都是可以預防的。


  35歲以下患者佔了1/3


  4月中旬,一位28歲的婦女來到北京協和醫院婦科看病,醫生發現她患了宮頸癌,而且已經轉移,進入晚期了。郎景和主任說,這種情況在二三十年前很罕見,而現在卻很常見了。


  現在,子宮頸癌患病的“年輕化”十分明顯,並有全球普遍性。郎主任說,在過去的20年,我國的子宮頸癌的平均發病年齡從53歲提早到了45歲,年齡不超過35歲的年輕子宮頸癌患者佔全部患者數的比例,已經由1975—1984年間的4.8%上升至目前的34.1%,而子宮頸癌癌前病變的平均年齡約爲24歲。這種“年輕化”趨勢要求我們必須重視宮頸癌的早防早治。


  郎景和主任認爲,無論子宮頸癌和癌前病變的平均發病年齡提前多少,留給我們發現疾病的時間還是很充裕的。從宮頸癌癌前病變發展爲浸潤癌要經過8—12年的時間。所以,如果連續兩次HPV檢測呈陰性,就可以預測在5年內不會發生浸潤癌。


  定期細胞學檢查最有效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目前發達國家的宮頸癌發病率已經明顯下降,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對宮頸癌的有效預防和早診早治。專家認爲,要預防子宮頸癌,關鍵在於定期的宮頸防癌細胞學檢查。所謂細胞學檢查,就是用一個特製的小刷子在宮頸上刷一下,然後把收集的細胞在儀器中進行分析,由此判斷人的宮頸是否有了癌變。這種檢測方法不會給就診者帶來痛苦,結果也很準確。


  從2000年起,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調查發現,全國20—69歲的婦女每兩年接受一次常規的宮頸細胞學檢查的比例不到1%;50歲以上的婦女幾乎從來不做塗片檢查,這些婦女患浸潤性宮頸癌的機率很大。郎景和主任告訴記者,我國的子宮頸癌患者中,有1/4從未進行過細胞塗片檢查,並且還有幾乎1/4的患者在確診前5年內從未進行過細胞學檢查。


  郎景和主任呼籲,子宮頸癌的預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全社會應該開展科普教育工作,讓越來越多的婦女主動參加到子宮頸癌的預防工作中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