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巴南區人民醫院,24歲的小王終於明白,最近一直困擾自己的是什麼病。前幾日,男友從外地打工回來休假,多日不見,兩人恨不得時時刻刻呆在一起,一晃五天時間的休假結束。接下來的一週,小王開始食慾不振,並出現發燒、喉嚨痛等感冒症狀。


  於是,她去小區附近的社區衛生服務站檢查,醫生發現她的咽部和扁桃體充血,說是扁桃體發炎,給她開了三天的抗生素和退燒藥。可吃完這些藥,喉嚨還是很痛,燒也沒退,人越來越疲倦。


  小王又來到巴南區人民醫院。醫生發現她的白細胞總數明顯升高,並且伴有異常淋巴細胞。醫院傳染科的李倩醫生告訴她患上了接吻病。


  病毒通過唾液傳播


  李倩醫生告訴記者,這種病在醫學上叫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自限性傳染病。接吻病只是一種民間說法,事實上,除了接吻以外,它還可通過口水、咳嗽、飛沫、分享食物等途徑傳播。


  李倩說,該病在世界各地均有發生,每年臨牀上都會遇到一些接吻病患者,許多是16-30歲的年輕人,“年輕人接吻太激烈,咬傷嘴脣或牙肉,其中一方的抵抗力又弱的話,便有可能出現接吻病,造成口瘡、咽喉發炎等。”成年人在患有牙周病、口腔潰瘍等口腔疾病時,容易通過飛沫感染接吻病病毒,此時應儘量杜絕接吻。


  5歲以下兒童易感染


  顧名思義,接吻病應是發生在成年人中的疾病。但實際上,它的高發人羣是5歲以下的兒童。大坪醫院兒科主任史源教授介紹,EB病毒在人羣中廣泛存在,根據血清學調查,我國3~5歲兒童EB病毒抗體陽性率達90%以上。


  “剛出生的小寶寶,免疫系統沒有發育完全,免疫力比較低,而父母看着寶寶的可愛模樣,總忍不住對孩子又親又抱。還有老人喜歡把咀嚼過的食物給小寶寶吃,在親吻和不當餵食過程中將病毒傳染給了孩子。”新橋醫院血液科主任張曦稱,兒童在幼兒園、商場等人流聚集的地方,容易感染此病。


  症狀與感冒類似


  張曦說,接吻病初期症狀主要有喉嚨疼痛、發燒、頸淋巴腺腫大、身體倦怠等,與病毒性感冒類似症狀,很多市民更是直接把它當感冒來治。


  “好在這種病本屬於自限性疾病,大多數患者在1-2周就能自行痊癒。但也有少部分患者會引起腦膜炎、脾臟破裂胃腸道出血、腮腺腫大等嚴重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張曦說,對於那些出現喉嚨疼痛、發燒、頸淋巴腺腫大、身體倦怠等症狀,且長時間反覆發作的患者,尤其應該引起重視。


  相對於感冒來說,接吻病有其特殊的症狀,如後腦勺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可以在相關部位摸到腫大的感覺。病情嚴重者,口腔內的齶黏膜、頰黏膜,往往會出現點狀成簇性出血樣小紅點,也可發展到牙齦。隨後,軀體皮膚也可能出現小紅丘疹或靶心樣丘疹。如果有這些症狀,就別單純地以爲是感冒了。


  家長打哇哇小心孩子得病


  巴南區人民醫院傳染科李倩醫生提醒,家長要注意一個特別的動作,那就是將手放在嘴上,不斷拍打,做哇哇哇動作,大人拍完後,還放到孩子嘴上拍。一些家長爲測 牛奶 溫度,喜歡自己嘗一口,一些老人把食物嚼碎了喂寶寶等動作,都增加了孩子染上接吻病的風險。


  七類人接吻悠着點


  1.患有各種傳染病的人。


  2.口腔有小紅疹、異常黏膜病變、水皰的人。


  3.牙齦出血、牙齦腫痛、口腔潰瘍的人。


  4.牙列不齊、歪牙、暴牙的人。


  5.牙齦萎縮或牙齦呈灰暗色的人。


  6.口臭的人。


  7.有蛀牙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