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便祕怎麼治療?千萬不能隨便用藥物瀉藥,這樣會令孩子嬌嫩的腸胃受到刺激,也不能促使孩子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小兒便祕的治療應該一面改善飲食,一面利用一些物理性的方法,如按摩、灌腸等方式。如果孩子是偶爾便祕,也應及時預防便祕。(擴展閱讀:如何防止新生兒吐奶?嬰兒吐奶怎麼辦?)

小兒便祕的簡便治療

1、把肥皂削成條狀塞入肛門。方法簡便,效果好。

2、用塗油的肛門表插入肛門,輕輕擺動亦可引起通便作用。

3、應用小兒開塞路的1/3支注入肛門,可刺激直腸壁反射引起排便。

小兒便祕的食療方法

1、吃兩個香蕉,能潤腸通便。

2、香油拌菠菜,每次三兩。

3、用紅棗熬湯,以汁餵食。

4、用白蘿蔔熬梨水,梨子不要去核。

5、多喝水,不能因爲牛奶中含水份,就不給寶寶喝白開水。

6、對於吃牛奶的孩子,要適時地添加潤腸輔食,如蔬菜汁、新鮮水果汁、西紅柿汁。

小兒便祕的按摩治療

讓小兒仰躺在牀上,按摩者用右手掌根部緊貼腹肌,自右上腹—左上腹—右下腹方向邊柔邊推,按此方向反覆進行,手法不宜太重,每次持續約十分鐘,每日施術2~3次,直至便祕好轉。再持續1~2周,以鞏固療效。揉腹能促進腹部胃腸血液循環,增加腸蠕動,不但能使大便通暢,且能增進嬰兒食慾。

小兒便祕的預防方法

引起寶寶便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常見的原因是飲食結構不合適,如碳水化合物及纖維素吃的少、食物中蛋白質過高,會使大便呈鹼性而變得乾燥難解,食物中鈣多也會發生便祕。

1、保證寶寶活動量

對於還不能獨立行走、爬行的小寶寶,爸爸媽媽要多抱抱,給寶寶做做簡單的健身操,活動小手小腳,或適當揉揉他的小肚子,而不要長時間把寶寶獨自放在搖籃裏。

家長也可在孩子臨睡前,以其肚臍爲中心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摩其腹部,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孩子的腸蠕動,還有助於其入眠。另外,在孩子進食後一小時輕按以下兩處穴位,也可促進其排便。足三裏穴:此穴位位於髕骨下緣3寸,脛骨外側1寸處。可連續按壓1~2分鐘。支溝穴:此穴位位於手腕背部橫紋上3寸處,尺骨與橈骨之間。可連續按壓1~2分鐘。

2、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3~7歲的兒童,其腹部及骨盆腔的肌肉正處在發育階段,排便反射的功能尚不成熟。他們還不知道有便意就該上洗手間,經常需要家長的提醒。因此,家長可以把早餐後一小時作爲孩子固定的排便時間。

一般3個月以上的寶寶便可開始訓練。清晨餵奶後由成人兩手扶持,或坐盆或坐多功能便座,連續按時進行,一個月後便可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如廁前可給孩子喝杯果汁或溫蜂蜜水潤潤腸。

在訓練時,要教寶寶如何用力,形成習慣後,一抱寶寶到廁所擺出姿勢,他就知道要拉便便了,就會開始用力的。而對寶寶也要注意觀察,當寶寶玩耍時,突然不動,臉上漲紅,也是他要拉便便的信號了。

3、合理搭配飲食

如果寶寶無腹脹而只是大便乾燥,可在乳汁中多加點糖類,亦可喂寶寶一些水果汁。不要讓寶寶吃太多高蛋白、高脂肪飲食。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在寶寶食譜中也應占適當比例。

另外,準備的飯食要少,孩子的胃容量小,粗糙、大塊或過量的食物,都容易讓孩子的腸胃阻塞,引起消化不良。所以,孩子吃飯時,家長應給孩子準備一小份飯,一般約爲成人量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這樣,孩子就不會有永遠吃不完的感覺,吃完之後還會有成就感。

少食多餐,家長可以把孩子每日所需的營養,分成三頓正餐和兩頓副餐來供給。至於副餐,可以選擇一些富含營養的食品,如白木耳、杏仁、蜂蜜等。這些食物不僅含有優質蛋白質及脂質,還有軟便潤腸的作用,是孩子最佳的活力補給來源。家長可將白木耳煮軟剁碎做成甜羹給孩子食用;也可將杏仁磨碎加點燕麥、葡萄乾,用水沖泡給孩子當飲料喝,或將蜂蜜澆在水果或蛋糕上給孩子食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