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家長來說,預防手足口病的意義不僅僅止於“有備無患”,更重要的是,它體現的是家長對孩子生命的珍視,生命狀態的呵護。讓孩子更健康、更快樂地成長,纔是家長最希望看到的。手足口病的預防,家長應該盡到最大責任。

手足口病的傳播方式是人與人直接接觸,積極預防手足口病有不可小覷的意義。預防手足口病最首要的一點應是家長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平時要保持家庭環境衛生,應通風透氣,勤曬衣被、玩具。

飲食方面,家長不應讓孩子喝生水,而應多喝白開水。平時飲食應注意營養均衡,單一食用葷菜或素菜都不可取。在多吃新鮮蔬菜和瓜果同時,應注意食物的粗細、顏色搭配。另外,不應食用生冷食物,以免遭到感染。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間,家長應避免帶兒童到人羣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機會。同時要注意避免孩子與患兒親密接觸,不應擁抱、親吻,或公用餐具等個人用品。在咳嗽或打噴嚏時,要掩住口鼻。

家長與孩子相處時,應注意個人衛生,接觸孩子,更換尿布或處理糞便後都需認真洗手,並妥善處理污物。孩子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後應清洗、消毒;孩子的個人用品也應定期消毒。

另外,家長應攜孩子多進行戶外活動,並避免日光曝曬;不過應防止過度疲勞,以免降低機體的抵抗力。

若條件允許,應在消毒孩子餐具之外,對玩具、廁具等也進行清洗,然後用消毒液搽洗消毒。兒童經常觸摸的地板、桌椅凳面、牀頭、門把、扶手等也可用消毒液抹拭。尿布最好使用一次性紙尿褲。衣、被等布類和書本置陽光下直接曝曬4小時以上。

預防手足口病也可通過口服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中草藥或抗病毒藥物,如板藍根、大青葉、金銀花等。

而如果孩子出現發熱、皮疹等疑似症狀,家長應做到以下兩項:

1. 及時去醫院就診。根據醫生診斷和建議,決定是否留家治療或住院治療。

2. 如果診斷爲手足口病後應暫停去幼兒園和學校,並及時通知孩子所在園校的老師,避免傳染給他人,以及防止孩子再被其他疾病感染。

手足口病嚴重時可致命,但如若平時預防得好,或在手足口病早期便開始治療,還是不足爲懼的。如果積極配合治療,一般一個星期即可痊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enhao8 的頭像
    cheenhao8

    健康小屋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