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從師範大學畢業的小王老師就是這樣一個漂亮姑娘,然而她卻懼怕夏季的來臨,更不敢穿裙子。
原來,五年前小王老師洗澡時,發現自己雙側小腿上有許多彎彎曲曲的“青筋”。最初不太明顯,近半年來隨着上課任務的加重,站立時間的延長,到了晚上常常感到雙腿腫脹不適,只有躺在牀上擡高腿才能減輕不適。隨着腿上的“青筋”越來越“暴露”,皮膚也逐漸出現了許多斑點,有時還伴有難忍的瘙癢,愛美的她怎麼敢穿裙子呢?
其實,小王老師的“青筋暴露”就是醫學上所說的下肢靜脈曲張。它主要表現爲下肢表淺靜脈的異常迂曲擴張,有的人只是細小靜脈擴張,表皮下的小靜脈曲張如蜘蛛般呈放射狀浮現擴張;有的人在腳踝或小腿局部靜脈曲張;還有的人則整個隱靜脈系統包括大隱靜脈和小隱靜脈全部擴張,整條腿都佈滿曲張的靜脈團塊,呈蚯蚓狀,十分難看。下肢靜脈曲張不但影響腿的美觀,還會引起許多併發症,如皮膚色素沉着(斑點)、皮膚瘙癢、慢性溼疹、潰瘍、血栓性靜脈炎,甚至皮膚出血不止。因此,得了靜脈曲張一定要及時診治。
筆者建議患者最好到較大的專科醫院就診,切勿輕信祖傳祕方和街頭偏方等宣傳廣告。對於靜脈曲張,目前的療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非手術療法。
主要包括彈力支持和藥物治療。彈力支持指的是患肢穿彈力襪或用彈力繃帶,使曲張靜脈處於萎癟狀態,彈力襪的壓力遠側高而近側低,循序遞減,以便血液迴流;此外,還應適當臥牀休息、擡高患肢,避免站立過久等。藥物治療指的是服用促進靜脈迴流、恢復靜脈彈性的藥物。主要是一些植物的提取物,目前常見的藥物是邁之靈、愛脈朗、消脫止等。非手術療法僅能使病變延緩進展,適用於下列情況:①靜脈曲張侷限、程度較輕而無症狀者;②妊娠婦女,鑑於分娩後症狀往往自行消失,可暫行非手術療法;③身體差、不能耐受手術治療者。
2、硬化劑注射療法。
最適用於細小靜脈擴張,亦可作爲手術的輔助療法。原理是把硬化劑打入靜脈內,破壞內皮細胞,引起血管痙攣、炎症反應而形成血栓、纖維化,從而達到消除靜脈曲張的目的。硬化劑注射再加上彈力襪壓迫等術後護理,可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硬化劑治療有一定的不良反應,包括過敏、局部疼痛、皮膚壞死、色素沉着、硬化不全及復發等。若不慎將硬化劑打入動脈內,可造成肢端壞死及截肢的後果。因此,硬化劑治療一定要到技術力量強的正規醫療單位進行。
3、手術治療。
能徹底去除曲張靜脈,常用的方法包括大(小)隱靜脈剝脫術、單純曲張靜脈切除術等。必須指出,若下肢淺靜脈曲張是繼發於下肢深靜脈阻塞性病變,如深靜脈血栓、盆腔腫瘤壓迫、外傷致深靜脈狹窄閉塞等,則手術應視爲禁忌,因爲此時的淺靜脈曲張是機體的一種代償性表現,切勿輕易地將曲張淺靜脈剝脫,否則會引起嚴重後果。有些年輕女性擔心做了手術後,腿上留下瘢痕更加難看,還不如不做。其實,隨着近年來微創外科的興起,目前國內較大醫院的血管外科施行的這類手術,切口只有2~3毫米,無須縫合,也無瘢痕殘留。
靜脈曲張多見於從事長期站立工作的人羣,如交通民警、教師、紡織工人、碼頭工人以及強負重體力勞動者。這些人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一些簡便易行的措施,預防下肢靜脈曲張的發生:
●平時多做雙腿上下擺動或蹬夾練習,多做腿部按摩。
●需要長時間站立者,可穿預防性的彈力襪以促進靜脈迴流。
●站立時,不要總是用兩條腿一起支撐全身重量,可有所側重,讓兩條腿輪換休息,同時要經常踮起腳來,讓腳後跟一起一落活動,或經常進行下蹲練習。
●每晚睡覺前,要養成用溫水洗腳的習慣,忌用冷水洗腳,這樣能消除疲勞,有利於睡眠,更能活血化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