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氣溫忽高忽低晝夜溫差大,有老胃病腸道病的朋友會感覺到胃病容易復發。中醫養生專家爲我們推薦:內調外治養胃護胃方法
一、藥膳調補方
在春季選用一些暖胃的藥膳來調補脾胃。
1.蜂蜜薑茶。生薑一塊(約拇指大),去皮切絲,清水適量煮開30分鐘,加入蜂蜜2~3湯匙即可。經常飲用可溫胃健脾。
2.鯽魚羹。取活鯽魚1000克,砂仁、陳皮各10克,大蒜兩頭,胡椒、泡辣椒各10克,蔥、精鹽、醬油各適量。將鯽魚去鱗、鰓 和內臟後洗淨,把陳皮、砂仁、大蒜、胡椒、蔥、精鹽等裝入魚腹內,再將魚放入油鍋內煎熟,放適量水,燉煮成羹。可醒脾暖胃,治療脾胃虛寒之慢性腹痛和腹瀉 等症。
3.桂皮山楂飲。取桂皮6克,山楂肉10克,紅糖30克,先煎山楂,後放入桂皮,煎熟後濾出汁,加入紅糖,調勻熱飲。具有溫胃散寒之功效,可治療飲食寒涼的胃痛。
譚大剛強調,稀軟溫和的粥是養胃佳品,每天喝一次粥是最實惠簡單的養胃妙招。針對不同的人羣和不同的體質,可在白粥中加入一些藥 材。如體質偏熱者可用蒲公英、夏枯草煲粥;體質偏涼者可適當加黨蔘、黃芪等。早餐喝牛奶燕麥粥,可養胃和脾;晚餐喝小米粥,可暖胃安神。
二、外治法
如不慎受寒,飲食失調,胃痛發作,除了服用相應的藥物外,也可使用一些外治法緩解症狀:
1.用熱水袋或玻璃瓶盛熱水,外裹毛巾,以適宜的熱度敷患處。適用於一般的胃痛、腹痛及疲勞不適等。熱敷的溫度以能耐受爲度,不能過高,以免燙傷皮膚。熱證發燒、皮膚炎症或溼疹、皮膚過敏、紫癜的病人不宜熱敷。
2.將傷溼止痛膏貼在劍突下方上腹部,對胃脘疼痛有療效。
3.生蔥、生薑、粗食鹽各適量,炒熱後用布包住敷上腹部,冷卻即換。可用於受寒及虛寒腹痛。
4.到醫院接受艾灸、藥物貼敷、耳穴貼壓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