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環境污染加重、生活節奏加快,淋巴瘤已成爲全球發病率增速最快的惡性腫瘤之一,平均每2分鐘就有1名新發病人,每年死亡人數超過20萬。更爲可怕的是,淋巴瘤的早期症狀常與病毒性感冒相似,極容易混淆。因此,經常感冒的人千萬不可大意,特別是青壯年尤應當心。


  淋巴細胞發生惡變即成淋巴瘤


  淋巴細胞是人體的健康衛士,它們抵抗外來細菌、病毒等的入侵,清除機體內衰老壞死的細胞,維護着機體內環境的“整潔有序”。


  淋巴細胞是一個“多民族大家庭”,至少有三大譜系:從胸腺發育而來的淋巴細胞稱爲T細胞,從骨髓發育而來的淋巴細胞稱爲B細胞,還有一些細胞是“天然殺手”,稱爲NK細胞。這些淋巴細胞發育成熟後就會“離開家庭、走向社會”,遷徙到全身的淋巴結和其他淋巴組織,包括脾和扁桃體等。蠶豆狀的淋巴結成羣地分佈在淋巴管彙集的部位和靜脈周圍,築起了保護人體健康的“防禦性長城”。


  淋巴細胞的天性就是永無休止地戰鬥,幾乎遍佈全身的淋巴結和淋巴組織就是它們的戰場。因此,從我們出生到生命結束,這兩大主戰場上就充斥着激烈的廝殺。在長期的戰鬥環境和緊張的工作壓力下,淋巴細胞發生量變或質變也就不足爲奇了。淋巴細胞發生了惡變即稱爲淋巴瘤。


  我國每年新增8.4萬名患者


  過去20年裏,全球淋巴瘤發病率增加了75%,在發病率增長最快的腫瘤中位居第3位。


  在我國,淋巴瘤也屬高發,每年新增患者約8.4萬人。根據中國抗癌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男性淋巴瘤患者排名第九位,女性排名第十位,每年新發患者約8.4萬人,死亡人數超過4.7萬人,並以每年5%的速度上升。


  不僅如此,該病的發病人羣也越來越年輕化,且男性患者多於女性。


  淋巴癌高危人羣低齡化


  一般人可能對肝癌、肺癌、胃癌、腸癌、乳腺癌等癌症比較瞭解,但對淋巴癌卻知之甚少,到底什麼是淋巴癌?


  淋巴組織不同於肝臟等實體器官,其遍佈全身各處,而且和血液系統和免疫系統密切相關。因此淋巴癌可以發生在身體的各個部位,多數患者在早期表現爲無痛的頸部淋巴結腫大,之後其他部位如頷下、腋窩淋巴結等也會陸續腫大,後期可引起結外病變和併發症,引發顱腦、腦膜、顱神經或脊髓等臟器或系統連續性病變,導致死亡。


  目前淋巴癌全世界患者在450萬人以上,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因此它被列入十大高發及死亡率腫瘤行列。我國淋巴癌發病率爲0.02%。。每年新增患者約2.5萬人,死亡人數近2萬人。此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以前高峯發病年齡爲45歲~60歲,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發病年齡高峯前移到20歲~40歲的中青年羣體,平均死亡年齡低於45歲。


  青壯年易成爲高危人羣


  20歲到40歲正是淋巴組織非常活躍的時期,高敏感性讓青壯年很容易成爲淋巴瘤的高危人羣。此外,淋巴瘤也和病毒、細菌感染有關,比如EB病毒、幽門螺桿菌等,而年輕人是感染這些病毒的高危年齡。加上環境污染、輻射和經常接觸染髮劑等因素,年輕人的發病率越來越高。


  針對年輕人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習慣,建議年輕人除了要避開病毒感染、環境污染外,還必須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還應補充與免疫力有關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養分,防止出現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的情況。


  自我排查可及時發現


  淋巴瘤的早期症狀與感冒非常類似,都有發燒、出汗、咳嗽等,因此很容易被混淆。但是,淋巴瘤最明顯的症狀就是頸部、腋窩或腹股溝出現無痛性的淺表淋巴結腫大,而且腫塊生長可快可慢,有的甚至經消炎治療後就會好轉和消退。很多人因此忽視病情,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其實,患者可以通過自測來發現淋巴瘤。自測部位包括耳後、頸部、上頸部位、頜下、腋窩、腹股溝等,如果在出現“感冒”症狀:有持續半個月以上原因不明的發熱、扁桃體腫大、身體乏力、半年體重下降10%、夜間過量出汗、皮膚發癢等的同時,發現這些部位有超過1釐米的無痛性、不斷發展的腫塊,就要警惕了,應到醫院做詳細檢查,及早確診及治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enhao8 的頭像
    cheenhao8

    健康小屋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