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是自己的,如果女性朋友自己都不關心自己,還指望誰來關心你呢?所以自己一定要懂得避孕的相關事宜,下面就跟着一起來看看吧!


  要做人流的女孩,處女膜完好無缺


  小芳來看婦科門診,看上去她才二十出頭,頭都不敢擡。她小聲說:“大夫,我……”之後就沒再說話,遞過來一張驗單:尿妊娠試驗+。“懷孕了,不想要是嗎?”我試探着問,這種事情已不罕見。她點點頭:“還沒結婚……採取了避孕措施的……”這樣的解釋聽得太多,我簡要問過病史後說:“行,先去照個B超。”


  兩天後,小芳躺上人流的特製手術牀。當我準備給她作個常規的婦科檢查時,驚訝地發現:小芳的處女膜居然是不完全閉鎖(完整)的,中間只有一個針眼大的小孔。


  尿妊娠試驗明明是陽性,B超也確實提示“宮內孕6周”……我很謹慎地讓助手立即推來一部牀邊B超機,給小芳再次檢查,宮腔裏清楚顯示出孕囊的光影。


  我當了這麼多年婦產科醫生,還是頭一次遇到這種情況。我向小芳敘述我所看到的,她羞澀地說:“我還以爲我們已經那個了……因爲怕懷孕,他是體外射精的。”


  唉,原來是兩個懵懂的孩子,根本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同房,但是所謂的“體外射精”避孕法,恰恰又失敗了。


  點評:


  很多人認爲只要陰莖不完全插入或體外射精,就具有避孕效果。其實不然。體外射精法,又名“抽出法”,就是在男性高潮前,把生殖器從女性陰道內抽出,再於體外進行射精的動作,以求達到避孕效果。


  然而,根據調查,此類方法多存在於年齡層較低的男女間,併爲失敗率最高且危險的作法。男性受到刺激時分泌的體液裏,有時會伴隨着少量精子,會於興奮狀態下,隨着輸精管的收縮,隨着男性分泌物一同排出,就算陰莖沒有與陰道接觸,或僅停留於近陰道口位置,仍有可能造成懷孕的情形。


  像故事中的小芳,雖然處女膜不完全閉鎖,只有一個小孔,但精子還是以驚人的方式進入了她的體內。可見體外射精法的失敗率有多高。


  另外,有些採用避孕套避孕的男性,沒有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感到快高潮時,才中斷戴上避孕套。這樣之前提到的生殖器接觸中,早期分泌的少量精液就處於無屏蔽狀態,因而避孕效果不確切。一定要從性器官接觸開始全程佩戴,才能達到最佳的避孕效果。


  生完小孩後的同房,招來宮外孕


  有一天,剛生完小孩五個多月的好朋友敏儀打電話給我:“怎麼最近老覺得右下腹有點痛?是不是所謂的盆腔炎?”我也不放心:“那你還是來醫院看看吧。”


  在給敏儀作婦科檢查時,發現她宮頸舉痛,右側附件區有壓痛。我馬上覺得不對勁,詢問道:“敏儀,生完以後月經來過嗎?”“沒有啊,一直在哺乳呢。”“同房有避孕嗎?”“呵呵,避啥孕呢,不是月經還沒來嗎?”她還理直氣壯的。


  糟了,我心想,莫不是“中招”了吧?“先去驗個小便和作個超聲吧。”她有點傻了:“驗尿?不會吧?有了嗎?”我嚴肅地說:“不好說,難保還是宮外孕呢。”她這才緊張起來,二話不說奔去檢查了。果然,尿妊娠試驗+,B超提示右附件混合性包塊,宮外孕可能性大。


  最後,敏儀住進了婦科,做了腹腔鏡手術。出院那天,她還在後悔,喃喃道:“早知道就不要抱僥倖心理了。”


  點評:


  避孕失敗的故事有許多教訓,也許“不要抱僥倖心理”是最多人認可的一種看法。


  像故事中的敏儀,其實當她生完小孩出院的時候,作爲醫生兼朋友的我已經告誡過她,要過性生活的話,就算月經沒復潮,都要採取避孕措施。雖然,大部分產婦在產後哺乳期間,只要月經沒復潮,一般不會排卵,但是也有例外。不幸的是,敏儀恰恰是這些少數之一。


  哺乳期由於月經沒復潮,或者月經不規則,其實是最難估計何時排卵的,所以,如果沒有相應的避孕措施,反而是很容易“中招”的。而且,哺乳期的子宮比平常大和軟,就算是宮內孕,做流產手術的風險也比平常高一些。因此,哺乳期的避孕顯得尤爲重要。


  哺乳期內,一般不提倡口服避孕藥,以宮內節育環和避孕套等避孕方法相對合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