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癌症致病原因不清楚,過去不少人把“癌症”和“絕症”劃了等號。但日前公佈的一項新研究證實許多癌症是由病毒、病菌引起的,是有可能預防和治療的。


  法國媒體連續報道世界衛生組織屬下國際癌症研究中心(CIRC)的一項新報告。該報告由該中心在法國里昂的研究人員完成,刊登在國際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腫瘤專刊》上。該報告指出,世界上1/6的癌症其實是由細菌、病毒感染而引起的,這些感染本身是很好預防與治療的。這一結論是該機構研究人員針對2008年全球1270個新發癌症病例統計分析得出的。這些病例中,16%以上是由可預防或可治療的感染引起的。


  該報告指出,在導致人體癌變的感染中,最主要的有4種病菌和病毒,它們分別是幽門螺桿菌、乙肝和丙肝病毒以及人類乳頭瘤病毒,主要引起胃癌肝癌與子宮頸癌等。統計表明,僅這四種病原體就導致當年全球近200萬人患上了癌症。如果這些感染沒有得到完全醫治,則可能導致感染區域病變爲癌症。


  從預防而言,雖然肝病病毒已經有了高效疫苗,幽門螺桿菌則使用抗菌素就能根治,但世界各國在預防與醫治的水平上差異很大,發達國家這類癌症的比例只有7%,發展中國家則達到了22%。因此,報告要求全球重視這一差異,同時要求各國通過簡單預防和治療方式來降低國民的患癌症的機率。


  報告發表後,記者採訪了該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的一位研究負責人C·德馬爾戴勒,她指出,雖然法國擁有良好的預防與治療手段,但在使用防肝病疫苗時,人們對其副作用還在爭論,這不利於進行更廣範圍的疫苗使用。另外,還要進一步擴大對婦女子宮頸的定期檢查,這有助於早期預防與治療子宮頸癌。她還表示,發展中國家一定要重視這項研究,努力降低癌症病發率。她建議中國也建立有關的篩查機制,以便有力降低癌症患病比例。


  另外,法國疾病保險機構一位負責人對記者說,法國在預防癌症等方面很重視,近幾年大力推廣乳腺癌、子宮頸癌等的免費普查,大大降低了癌症死亡率,同時提高了早發現率與早治療率。最近有關感染引起癌症的報告發表後,他們中心將進一步研究如何加強普查,如何進一步對有關感染進行預防與治療,這是大幅降低癌症發病率與提高癌症治癒率的重要措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