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


  患者易誤認爲是便祕


  57歲的劉阿姨最近一年多感到骶尾部不適,便以爲是便祕,但屢次去當地縣級醫院就醫,不適感始終未能消除。半年後,劉阿姨發現大小便都有點困難,去到一家三甲醫院進行磁共振檢查,結果發現骶部長了腫瘤,直徑已經達到十五釐米。劉阿姨檢出腫瘤後纔不好意思地向醫生透露,之前自己也納悶,臀部怎麼高起來一塊,但因爲該位置比較私密,也不好意思告訴家人詳情,結果貽誤病機,後悔莫及。


  “很多患上骶部腫瘤的病人最初都以爲自己是便祕。”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骨科實驗室副主任、骨病關節科副主任醫師張餘告訴記者,門診中遇到不少像劉阿姨一樣的患者,在確診骶部腫瘤前輾轉於消化科、普外科等科室,結果貽誤病機。


  據悉,之所以病人會誤以爲自己是便祕,是因爲骶部腫瘤除了有可能直接壓迫直腸之外,還會侵襲骶部神經,令人體出現排便性狀改變,如大便次數增多或大便不成形,甚至出現排便不暢,小便不利和麻木感。此外,由於該腫瘤發生在靠近臀部的位置,一些上了年紀的病人會覺得難爲情,也往往導致誤診。


  臨牀發現,骶部腫瘤一般較易與老年性便祕、前列腺肥大引起的排尿困難、椎間盤突出、骶管囊腫,以及其他一些良性的病變相混淆。此外,臨牀觀察發現,患有骶部腫瘤的女性,比較容易將其與便祕相混淆;對於男性患者而言,更易與前列腺肥大相混淆。


  特徵:


  瘤體大,手術難度大


  骶尾部的腫瘤比較少見,約佔全身腫瘤的1%,而其中良性腫瘤發病率爲1.16%,惡性腫瘤佔3.92%。張餘告訴記者,臨牀發現,患者發現患有骶尾部腫瘤時,瘤體往往已生長得很大,直徑十幾到二十幾釐米的腫瘤,在臨牀上也不少見,往往包括骶尾部的神經根、膀胱和直腸等結構都可能受到累及和壓迫,這時再進行手術切除,手術難度大,術中出血量多,風險高,術後複發率也較高。


  以脊索瘤(骶部原發性腫瘤發病率最高的一種)這一低度惡性腫瘤爲例,病人在來醫院就診時腫瘤往往已經長到很大,手術過程中爲了保留骶部的神經一般不太可能將腫瘤完全切除乾淨,術後複發率據國外相關統計資料顯示達到五成。此外,脊索瘤是一種緩慢生長的呈脊索樣分化的腫瘤,好發於骶尾部和顱底,其發病率相對較高,佔原發惡性腫瘤的3%~4%,50歲以上的人羣較多發,男女比例相當。另外,小部分脊索瘤發生於小於20歲的兒童和青少年。疼痛是其臨牀表現,可持續幾個月到幾年,對骶尾部神經的壓迫最終導致排尿困難和直腸的梗阻從而便祕。


  值得注意的是,在患有骶骨腫瘤的人羣中,高度惡性的骶骨腫瘤往往症狀重,病情進展快,病人多出現較重的坐骨神經痛、便祕、尿瀦留等症狀。年齡較輕者考慮骶骨原發惡性腫瘤,超過40歲的患者,應先考慮轉移性腫瘤的可能。


  治療:


  以手術爲主,但複發率高


  目前,骶部腫瘤的治療主要以手術爲主,因爲如能徹底地切除腫瘤可以很好地控制局部復發和預防轉移,但遺憾的是,當病人發現自己患有這類腫瘤時往往已到了晚期,腫瘤的體積很大,侵及了神經、直腸,手術過程中如要將腫瘤完全切除,則要將侵及的神經一起切除,必然導致病人部分功能喪失,如大小便失禁、雙下肢局部皮膚麻木甚至影響下肢的活動功能,代價太大,病人往往接受不了,因此更多時候選擇保留神經的前提下儘可能多的將腫瘤切除,但這樣的治療不徹底,因而手術後復發的機率特別大。“有研究認爲,其復發時間一般在3年內,但是我們也有統計發現,最快復發的時間爲手術後一個月。”張餘透露。


  然而,隨着醫學的發展,近幾年來隨着輔助治療的進展,對於骶尾部腫瘤的治療能夠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如放療、化療、靶向化療,甚至專業化的心理支持,對促進患者身體恢復、提高生活質量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更多癌症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