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做好讓孩子獨立的準備 

下面說一個在史提夫·畢道福(Steve Biddulph)的著作《想講給父母的故事》中提到過的故事。電影《與狼共舞》中介紹了美國印第安部族獨特的成人儀式制度。該部族的男孩一到14歲,就要到山頂上絕食,直到看到某種幻象爲止。他們認爲,只有看到幻象,才能得到上帝的人生教誨,因此可以結束絕食,下山回部族。這種過程就是該部族的成人儀式。部族人認爲,孩子在成人儀式以後如果跟媽媽對話,就容易想起童年時代,而不能成爲真正的成人,因此在兩年內,孩子都不能直接跟媽媽說話。在兩年以後,他們還要舉行一次媽媽和孩子重新開始對話的儀式。這時孩子的身份已不是媽媽的兒子,而是作爲獨立的男人重新跟媽媽建立親人關係。即,該部族的人認爲,通過“送孩子走”的方式,孩子就能作爲受尊重的好朋友重新回到媽媽的身邊。

看完這段故事,我感到很心酸。其實,孩子們都在走自己的路,而父母只能在孩子的身邊默默地守護着孩子。不管多想把孩子留在身邊,都必須要放手,因爲只有離開父母,孩子們才能堅強地走完屬於自己的路。

當青春期的孩子主張自己的想法時,父母就應該做好讓孩子獨立的準備。雖然“父母不再是孩子全部”的事實會讓父母感到痛苦和遺憾,但是這也是作爲父母必須走過的路。

目前,我們的社會很自然地接受“30歲的孩子還在父母身邊”的現象。當然,我們也無法評價對與錯,這是父母自己的選擇。但是當這些孩子們往後受到挫折時,在沒有父母的情況下,能否獨自堅強地戰勝困難呢?

我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擁有獨自克服所有困難的自信心和獨立心,爲此,父母必須剋制擔心或訓斥孩子的念頭。請不要再挽留即將離開父母的孩子們,應該用平靜的心態送走孩子。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成爲有能力的人,重新回到我們的身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