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女性在社交、運動、日常生活中容易遭遇尷尬——在跳舞、跑步、大笑、咳嗽、打噴嚏、跳躍等時候出現小便失禁,或夜尿頻多、容易便祕,甚至出現子宮脫垂的情況,其實這些都是患有盆底疾病的表現,可以說,這些疾病不會立刻要人命,卻嚴重影響健康和生活質量,特別妨礙女性的工作和社會活動,是一種“時髦”的社交障礙,讓女性無比尷尬。


  盆底疾病讓女性無比尷尬


  自從半年前生下一個大胖兒子,小莉就一直沉浸在爲人母親的幸福之中。可是,最近剛剛重返職場的她卻碰到一系列的尷尬:在公司開會時,才坐下來一會,她就感到尿意來臨,而且怎麼憋也憋不住,結果她在上司的側目中一次又一次地跑向廁所;在年終晚會上,舞技精湛的她打算以一段倫巴爲部門爭光,沒想到一個急速轉身,尿意驟來,她居然小便失禁!在呆愣了好一陣後,她哭着跑回後臺,羞愧得簡直想找個地縫鑽進去。


  當晚,小莉匆匆感到廣州仁愛天河醫院接受檢查,診斷爲由於盆腔功能下降所引發的尿失禁,後來在該院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盆底修復功能鍛鍊、憋尿、收縮盆底肌等訓練,漸漸恢復了健康。


  過半育齡女性患盆底疾病,危害甚大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診療倡導者、女性盆底疾病診療基地核心專家、廣州仁愛天河醫院婦科副主任醫師張鴻介紹,盆底疾病是指盆腔器官脫垂和壓力性尿失禁的總稱,其表現包括子宮脫垂、陰道壁膨出、壓力性尿失禁、排便障礙、性生活不愉快等。雖然盆底疾病不像心腦血管疾病、癌症等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但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病人的生活與人際交往,在折磨患者身體的同時,也會使其產生自卑與情緒沮喪、食慾下降、性慾減退等心理障礙,給患者帶來身心的雙重痛苦。


  臨牀數據顯示,我國育齡婦女約50%、老年婦女約80%患有不同程度的盆底疾病,發病率這麼高,卻有相當多的女性出於對此病的無知或難言之隱而拖延診治。張鴻主任表示,在歐美及日韓等發達國家和地區,近年來對盆底疾病十分重視,在我國,隨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女性也應對此問題重視起來,她建議產婦在分娩後要做盆底功能檢查,即使沒有問題,也要及時進行盆底功能的康複訓練,預防疾病的發生;而已經出現盆腔器官脫垂、尿失禁等盆底疾病症狀的女性,更要及早到醫院檢查治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