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臨牀常將痛經分爲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痛經多指生殖器官無明顯病變者,故又稱功能性痛經,多見於青春期、未婚及已婚未育者。此種痛經在正常分娩後疼痛多可緩解或消失。繼發性痛經多因生殖器官有器質性病變所致。

  由不同疾病引起的痛經,又稱爲繼發性痛經,是指生殖器官發生病變後引起的疼痛。雖然都叫“痛經”,但疼痛卻有不同的特點。

  子宮內膜異位症

  痛經特點:繼發性、進行性加重。所謂進行性是指疼痛多隨局部病變的加重而逐年加劇。多位於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射至陰道、會陰、肛門或大腿,常於月經來潮前1~2日開始,經期第1日最爲劇烈,以後逐漸減輕,月經乾淨時消失。疼痛的程度與病竈大小並不一定成正比。病變嚴重者如較大的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可能疼痛較輕,而散在盆腔腹膜的小結節病竈反可導致劇烈痛經。

  慢性盆腔炎

  痛經特點:範圍大。盆腔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連以及盆腔充血,常引起下腹部墜脹、疼痛及腰骶部痠痛,月經前後加重。痛經表現爲雙側上腹持續性疼痛,可放射至腰部,有時伴肛門墜脹感。

  子宮腺肌病

  痛經特點:進行性加重。呈嚴重痙攣性絞痛。多發於30歲以上經產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