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知名乳腺癌專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乳腺腫瘤醫學部蘇逢錫教授接受羊城晚報採訪時說,國內的實情是乳腺癌保乳術不是過濫而是嚴重不足,僅達到美國10年前的水平,而且公衆甚至基層醫生對乳腺癌保乳術存在很多認識誤區,國外30年的追蹤調查顯示,只要嚴格掌握適應證,保乳術與不保乳的生存率無區別。


  大城市乳腺癌保乳率僅10%


  不是當事人不能理解切除乳房的痛苦。22歲的女大學生阿文被懷疑是乳腺癌需要進一步檢查確認時,她明確地告訴醫生“如果我真是乳腺癌,我一定要保乳”,因爲她親眼見到了母親因切除乳房後陷入深深的自卑、自我封閉中不能自拔的樣子。蘇逢錫教授說:“這也是他們這麼多年一直在患者中倡導乳腺癌保乳的原因之一。說得多了,行內就有聲音說是不是保乳太濫了。其實我們國內的現狀不是保乳術太濫,而是嚴重不足!”


  蘇逢錫教授舉例說,中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調查數據顯示,乳腺癌的保乳率僅有10%,這僅僅達到美國10年前的水平。美國等發達國家乳腺癌的保乳率已經達到50%—60%,個別國家可能會更高。最近有觀點認爲,我國的保乳率不高緣於我國的特殊國情:早期篩查工作不足導致大部分患者往往是因爲摸到腫塊纔來就診,此時已是中晚期不適合保乳。事實上這些觀點都是沒有循證醫學依據的。2007年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召開了一項國際乳腺癌會議,來自亞洲和歐美的各國研究者提交的流行病學數據顯示,亞洲和歐美的乳腺癌大部分臨牀病理特點都是相似的。而其中來自我們中國上海的數據顯示大部分患者就診時處於II期乳腺癌。《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範》明確規定I、II期乳腺癌屬保乳手術的適宜人羣。因此,我國的保乳率偏低不是因爲患者發現晚,而是保乳的理念並未得到推廣。


  針對公衆心目中“保乳不保命”的印象,蘇逢錫教授舉出證據反駁。美國一項30年的跟蹤調查顯示,掌握好適應證手術過關的情況下,保乳患者與不保乳患者的生存率沒有什麼區別。《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範》中已經表明:經大量臨牀試驗證實(超過一萬名患者),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保留乳房治療和全乳切除治療後生存率以及遠處轉移的概率相似。


  零期癌患者不一定能保乳


  蘇逢錫教授指出,現在公衆,甚至包括基層醫生對乳腺癌保乳還有太多認識上的誤區。比如說許多人認爲零期的乳腺癌就一定能保乳,晚期的乳腺癌一定不能保乳,這其實是錯誤的。


  零期癌患者不一定能保乳。他解釋說,是否能保乳是根據腫瘤的性質決定的。乳腺癌分爲零期、一期、二期、三期、四期。零期癌又叫原位癌,理論上只要切除,無須化療、內分泌治療,十年內都不會復發轉移。世界衛生組織又把它叫做導管內皮瘤,並沒有浸潤出乳房組織。但遺憾的是,瀰漫性原位乳腺癌的細胞會沿着導管跑到乳房各處,不切除乾淨,留下的導管內皮瘤會繼續生長惡化。


  零期乳腺癌患者不一定能保乳,晚期的乳腺癌不一定不能保乳。蘇逢錫教授進一步解釋說,晚期乳腺癌分兩種,一種是已經轉移了,另一種是局部晚期,它是指病竈沒有轉移,不過局部病竈比較大。對於後者一般需要先進行化療,等腫瘤縮小後,再進行術前評估,如果符合保乳的手術指徵仍然可以保乳的。


  保乳術不僅僅關乎美麗


  是否腫瘤越大越不適宜保乳?在臨牀操作中,許多醫生判斷是否保乳,除了考慮腫瘤的性質,還要考慮腫瘤的大小。在《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範》中規定:保乳手術尤其適合腫瘤最大直徑不超過3釐米。蘇逢錫教授對此有自己的理解。他認爲不能單看腫瘤的大小,而是要看腫瘤與乳房的體積比。舉例說,如果一個女性的乳房腫瘤直徑5釐米,可是她乳房夠大的話,又符合其他的保乳條件,那完全可以保乳。一般來說,腫瘤與乳房的體積比小於20%則可以保乳,腫瘤與乳房的體積比在20—50%之間部分可以保乳,這樣術後能夠保持良好乳房外形。


  保乳手術關乎美麗,但又不僅僅爲了美麗。乳腺癌手術如果選擇保乳,創傷小恢復得快。一般年齡越大越傾向於保乳。蘇逢錫教授說,他所做過的保乳手術患者中年齡最大的有90多歲。


  保乳術後


  別忽視放療


  不要誤認爲保乳手術過後就什麼都不管了,乳腺癌是一個全身性疾病,現在都採用手術、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方法,尤其是保乳手術術後的全乳放療可以將早期乳腺癌保乳手術後10年的局部複發率從29.2%降低至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