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可分爲四個階段,即:幼兒階段、青年階段、中年階段、老年階段。每個階段人的生理特點不同,對飲食營養也有不同的要求。

幼兒階段
這個階段從嬰孩降生開始,先是哺乳,應當吃母乳,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品。兩 周後可加點魚肝油、鈣片。3個月後逐漸可加萊湯、果汁、豆漿、奶糕、稀飯、蛋黃、菜泥、魚泥、肉汁、餅乾等。10個月以後可食些軟鮮普通食品。幼兒階段飲 食一定要節制,不可缺少,也不能過剩,更不可偏食。不要讓小兒養成吃零食的習慣,做到餐餐定時。

青年階段
男孩從16歲開始,女孩從13歲開始。這是他們發育最旺盛的時期。這個階段應 多吃含有豐富優質蛋白質的動物瘦肉、蛋類、魚類、乳類和含有各種無機鹽及維生素的食品,如各種新鮮蔬菜、水果。青年時期新陳代謝強烈,精力充沛,愛好運 動,也是勤奮學習、獲得知識的最佳時期,能量消耗很大,一定要提供優良的膳食。在校學習應當課間加餐,這樣有益身體健康,而且還能提高課堂學習效果。課間 餐以熱牛奶、豆漿、煮雞蛋、蛋糕、麪包、蒸食、營養沖劑等爲好。注意應天天變換,防止偏食。

在大衆食品中麻醬糖燒餅食用十分方便,營養成分齊全又豐富,又不怕涼,可經常食用。

中年階段
中年階段是指40歲至59歲之間,生理上開始由盛轉弱。3歲後胃液等消化液的 分泌量下降迅速,所含的消化酶也相應減少。中年人各方面負擔都很重,上有老,下有小,這一階段還要爲老年階段的延年益壽打好基礎,所以尤其需要營養保健。 中年人的營養要求是低脂肪,適量糖,充足的優質蛋白質,豐富的維生素和無機鹽。此時多吃些動物類食物尤好,如野兔、海產魚蝦。另外,蜂蜜、花粉、菌類食 物、大豆、芝麻、核桃、紅棗都有良好的延續衰老作用。

在烹調中須要力戒“口重”,即少加食鹽。因人到中年,腎氣開始衰弱,若口重嗜鹹,必會加速腎衰。現代醫學認爲,老年人的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症,吃鹹是其重要的誘因。而老年人的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病根,都是在青壯時吃鹽過多種下的。在此,中年階段一定要防止多食鹹味過重的菜餚。我國南方人做菜重甜味輕鹹味,而北方人則重鹹味,據統計南方的老年人患心血管病症者遠比北方老人要少得多。

老年階段
老年階段是指60歲以後。老年人的生理特點是各種機能衰退,臟腑轉弱,尤以脾 胃爲甚,消化及吸收能力均降低,易發生食慾不振、食量減少、食後飽脹、腹瀉或便祕等消化道症狀。此外還有腎精不足,會出現腰痠腿疼、小便頻促等,對老年人 的營養要求是:營養豐富全面,但量要小。

對老年人的膳食要做到:
1、必須要雜食。只有如此才能營養全面,但在每頓膳食中切忌品種過雜。因爲每 餐食品種類太多,則會產生“營養拮抗”現象。所謂“營養拮抗”是指同時吃人體內的多種繁雜食物,其營養成分之間會產生互相抑制或抵銷的作用,如纖維素與有 些微量元素能產生抑制,影響微量元素的吸收,從而導致微量元素的不足;另外,飲食過雜,還會使脾胃負擔過重。現代醫學認爲,人的胃腸不能消化兩種高濃度的 飲食,否則,日久會導致消化功能的紊亂。由此可見,中醫強調“每食必忌於雜”的觀點是正確的。每餐節儉,餐有所變,日有所換,則既達到雜食以“營養互補”的目的,又可避免過雜後“營養拮抗”的弊端。
2、強調清淡,謹防口重。老年人味覺退化,至感覺合適時,其實已經是口重了。飲食清淡,不僅是調味的清淡,而且應包括配餐和選料的清淡。多食肥厚油膩,會使血脂升高,加速動脈硬化,也會使老人脾胃愈虛,不能消化吸收。故無論是調味,還是選料、配餐,都應講究清淡。
3、少食多餐,謹防過量。老年人消化力弱,每餐要求量少,因每餐吃得量少所以多餐以補不足,但總原則是總量不能過大。此外,每餐定時也是必須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