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是最令人擔心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幾個月大的小孩,如果不及時的治療小兒腹瀉問題,又怕不利於小孩以後的健康發育,那麼,小兒腹瀉到底該怎麼辦呢?擴展閱讀:小兒腹瀉的原因,什麼樣的腹瀉必須要上醫院?
一、小兒腹瀉的原因
冬季,由於腹瀉而到醫院就診的小兒明顯比以前要多,其中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因爲飲食不當的緣故,引起的腹瀉,比如吃不乾淨的食物或腐敗變質食物而發生的腹瀉,這些就是平日裏常說的的“消化不良”,或者叫做“小兒腸炎”、細菌性痢疾等等。
要全面地瞭解小兒腹瀉的原因以及小兒飲食的注意事項,就應該從小兒的生育成長過程來說,尤其是小兒,在一歲以前,基本上是幾天一個大變化,令人難以把握,一旦飲食不當,就會引起小兒的腹瀉。
在小兒的生長發育過程之中,需要大量的大量的營養物質,而這些營養物質又需要靠還沒有發展健全的消化器官來消化吸收。小兒的消化系統發育雖說從胎兒時期已經開始,但是要直到一歲時才初具規模。而在一歲之前,小兒的消化系統尚未健全,各種消化酶的分泌較少,消化酶的活力也比較低,對食物的消化能力差,不能適應食物質、量的較大變化。如果小兒的父母不瞭解這些情況,就會使得小孩的消化道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容易發生消化功能紊亂而造成腹瀉。
二、小兒的正確飲食方法
爲了讓小孩不至於因爲消化不良而引起腹瀉,就應該儘量的遵守以下的幾個方面,這有這樣,才能讓小孩,不受疾病的折磨,避免腹瀉等各種消化系統的疾病。
1、母乳的餵養
母乳是一歲以下的小兒最適宜的食物,因此,餵養小兒母乳的時候,就更應該注意,避免小兒因爲飲食不當而出現腹瀉等問題。
在六個月之前,是應該按需餵養,小兒一哭鬧,想吃東西的時候,就可以給小兒餵食;六個月以後就應該根據小兒的睡眠規律,每隔兩三個小時喂一次,然後在這個基礎上,逐漸延長到三到四個小時喂一次,一天總共餵奶六到七次,以後要逐漸遞減。每次哺乳的時間約以十到二十分鐘爲宜,吃飽即可。這有這樣,才能保證小兒的正常消化,避免腹瀉等問題。
2、輔食的添加
在小孩的母乳餵養期間,輔食的添加也是比較重要的一個問題,需要注意的是,輔助食物的添加,必須注意從少到多逐漸增加的規律,不能夠求快求多,這樣,只會讓小孩難以適應,從而出現腹瀉等症狀。值得推薦的輔食添加方式如下:第一條,要從稀到稠,先喝米湯,再逐漸過渡到稀飯、軟飯等;第二條,要從細到粗,比如添加水果的時侯,可以先喂果汁,然後再喂果泥;第三條,小兒五個月大的時候,可以添加的輔食有雞蛋黃、魚泥、嫩豆腐等;第四條,小兒七個月大的時候,可以添加更富有營養的食物,但要適合小孩消化吸收的食物,如魚、肉末、青菜、餅乾等,爲以後斷奶做必要的準備。只要做到這些要求,小兒腹瀉的出現就可以基本避免了。
總之,小兒腹瀉不是小問題,只有從最細微的地方抓起,才能更好的保護好小寶寶,避免出現小兒腹瀉等消化系統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