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心情不好或者厭煩什麼,卻常常有這樣的時候:外出路上,遇到某個覺得臉熟的人,卻趕緊轉移視線裝作沒看見,面無表情地擦身而去。
之後想想,也覺得不合適,缺了起碼的禮貌,可真的勉強自己打個招呼,又覺得那些問候都是落入俗套的廢話。“吃了嗎?”“下班啊。”“逛街呢?”除了這幾句,我實在想不起還有什麼新鮮有趣的問候了。如此,不說也罷。
一日參加社區組織的聚會,看着那些平時也就是混得面熟的鄰居們有說有笑,我卻被冷落在旁,頓時有了些落寞的感覺。
後來家裏添了寶寶,我發現,總是趴在我肩頭的小姑娘特別惹人喜歡。孩子大些後,依依呀呀總鬧着要出去,還跟鄰居家的小男孩和他奶奶混得極熟。一天,我抱着女兒經過那對祖孫,由於着急沒打招呼,8個月大的女兒居然從我懷裏探出身來,擺擺小手,笑着發出了“嗨”的聲音,本來眼神飄蕩的奶奶眼裏立刻有了光彩,笑着說,妞妞真乖。
那一刻,我突然被這個小人兒的舉動驚到。總覺得成人間的問候語庸俗瑣碎,卻不經意間,被嬰兒的初次寒暄所感動。還不會說話的女兒,用一個招手,一個微笑,一句含糊的“嗨”,表達着對他人的友好和尊重。怪不得,會有那麼多忙碌的人們,會因她一個意識不明的微笑,停下腳步,給她一個鼓勵。
我不如女兒,或許不是懶於說話,卻是缺少了一種友好,一種尊重。而這種尊重的表達,常常不過一句簡單、隨便的問候。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