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給廣大網友帶來的文章是關於呼吸內科相關的常見疾病信息,希望本篇文章能夠幫您解決所遇到的健康方面問題、能夠有所收穫,那就是對公益健康知識網站長最大的肯定和鼓勵,祝您身體健康!

肺炎多見於兒童病例,預後較差。成人病例常可見到急性粒細胞缺乏症,如不及時治療,多在2周內死亡。走馬疳或壞死性口腔炎是很嚴重的併發症,由於抗生素的廣泛應用,現已甚爲罕見。

1.潛伏期 本病的潛伏期爲3~3.5月,有的可達5.5個月或更長。

2.臨牀症狀與體徵 本病常見的症狀有發熱,典型者呈雙峯熱型,也可呈弛張熱型或稽留熱型。常伴有出汗、疲乏、全身不適及無力。全身淋巴結輕度腫大及肝、脾腫大,後者尤爲明顯。有時皮膚可出現斑丘疹,紅斑或色素減退斑,刮片可找到無鞭毛體,皮疹也可在治療後出現,後者則稱爲黑熱病後皮膚利什曼病(PKADL,post kala-azar dermal leishmaniasis)。末梢血液白細胞明顯減少,繼之出現貧血、鼻出血、齒齦出血或皮膚瘀點飲食健康注意事項。感染較重的患者面部、四肢等處皮膚逐漸呈暗黑色,因而本病也被稱爲黑熱病。

3.臨牀類型 李宗恩及鍾惠瀾(1935)將本病的早期臨牀表現分爲以下臨牀類型:

(1)結核型:緩慢發病,午後發熱,盜汗,咳嗽,食慾缺乏,常被誤診爲肺結核。

(2)傷寒型:約有1/3的病例先有發熱,頭痛等症狀,繼之體溫上升至39~40℃,持續不退,並有便祕和腹脹,脾腫大及末梢血液白細胞數減少,很類似傷寒病。

(3)波浪熱型:有時患者熱型呈波浪狀,出汗多,脾腫大及末梢血液白細胞數減少,類似布氏桿菌病,但無關節疼痛。

(4)瘧疾型:發冷、發熱及出汗,類似瘧疾之發作,可每日或間日發作一次,一般只連續2~3天,但也可持續數週。

(5)雙峯熱型:約1/3的早期病例呈雙峯熱型,即24h內體溫有兩次升降,一次在清晨,另一次在午後或夜間。

(6)呼吸道感染型:不少病例的初期症狀類似上呼吸道感染,其中有些病例可類似流感。

(7)胃腸型:常見於兒童,表現爲胃腸道不適,輕度腹瀉、便祕、腹痛等。

本病的診斷主要依據:

1.流行病學史 來自流行區的長期發熱患者,均應考慮本病的可能性。

2.臨牀表現 長期發熱、肝脾腫大,並伴有末梢血液白細胞數減少及血漿球蛋白明顯增高者,應疑及本病而作進一步檢查。

3.血清免疫學或分子生物學檢查陽性。

4.寄生蟲學檢查 患者骨髓塗片中找到利什曼原蟲無鞭毛體是確診本病的主要依據,在臨牀疑似病例而骨髓塗片陰性時,可作脾穿刺塗片檢查,其陽性率較骨髓穿刺爲高。

 

內臟利什曼病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本病應與結核病(常有肺部或其他部位的結核病竈,抗結核治療有效)、傷寒(相對緩脈,中毒症狀明顯,肥達反應陽性、血培養陽性),布氏桿菌病(有牛、羊、豬等家畜的接觸史,頭痛明顯,關節疼痛,血清布氏桿菌凝集試驗陽性)等病相鑑別內臟利什曼病的症狀,

 

內臟利什曼病應該如何預防?(別名:黑熱病,內臟利什曼原蟲病) 

內臟利什曼病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內臟利什曼病可以併發哪些疾病?

(一)治療

1.一般性治療 患者應臥牀休息,增強營養,保持液體和電解質的平衡,預防和治療繼發感染,以及高熱時的對症處理如物理降溫等健康問題。

2.病原性治療 目前仍以五價銻劑爲治療本病的首選藥物,常用者爲葡萄糖酸銻鈉。成人總劑量爲100mg/kg,兒童爲120~150mg/kg,分6天靜脈或肌內注射,成人1次/d,兒童則可分爲2次/d注射。國外用藥劑量較大,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20mg/(kg·d)的20天療法。脂質體葡萄糖酸銻鈉的殺蟲效果較好,但因對猴有較大毒性而停產。副反應有咳嗽、噁心、鼻出血、腹痛、腹瀉、腿痛等。嚴重心、肝、腎臟病患者禁用。抗銻劑或銻劑過敏的患者則可應用噴他脒(pentamidine),劑量爲4mg/(kg·d),總量成人爲2.1~6.5g,兒童爲0.7~1.4g。本藥的副反應較多,肌注有局部疼痛、硬塊,靜脈注射易引起血壓下降、面部潮紅,此外尚有頭痛、心悸、胸痛、腹痛、噁心等。偶可引起肝、腎功能損害(可逆性),低血糖症或高血糖症,也可誘發糖尿病。南美一些國家應用兩性黴素B治療抗銻或銻劑過敏的患者,獲得良好的療效。兩性黴素B對腎臟有明顯的損害,治療以小劑量開始,一般認爲總劑量<20mg/kg對內臟利什曼病患者是安全的,WHO推薦的治療總劑量爲1~3g。Davidson等(1994)以脂質體amphotericin B總劑量20mg/kg和30mg/kg,分別用藥21天和10天,治療31例免疫狀態正常的病例均獲治癒,並無明顯的毒副反應,另治11例免疫功能受損的病例,其中8例復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