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給廣大網友帶來的文章是關於呼吸內科相關的常見疾病信息,希望本篇文章能夠幫您解決所遇到的健康方面問題、能夠有所收穫,那就是對公益健康知識網站長最大的肯定和鼓勵,祝您身體健康!(別名:肺大泡)

主要有賴於X線檢查,但並不可忽視病史、症狀和體徵。

1.胸部X線檢查 肺尖部肺大皰表現爲位於肺野邊緣甚細薄的透亮空腔,可爲圓形、橢圓形或較扁的長方形,大小不一,較大的肺大皰中,有時可見到橫貫的間隔。多個肺大皰靠攏在一起可呈多面狀。一般不與較大支氣管直接相通,無液平,支氣管造影劑也不能進入。肺底部的肺大皰,在正位胸片上常常不易見到,有的可以完全位於膈頂水平之下,有的則僅有部分位於膈頂之上,肺大皰壁如不顯示爲連貫的環狀線條影,很易被誤認爲幕頂狀胸膜粘連。巨大肺大皰一般具有張力,在其周圍可有一層壓迫性肺不張,使皰壁顯得較厚,貼近胸壁的可不清楚。附近的肺被推壓而引起部分肺不張,肺紋理聚攏,透亮度減低。肺大皰可以相互融合而形成佔位很大的肺大皰,形似侷限性氣胸。肺大皰也可破裂而產生侷限性氣胸。透視和呼氣相胸片有助於發現肺大皰,因呼氣時氣體滯留使肺大皰體積顯得相對增大,邊緣更加清楚。斷層對明確肺大皰輪廓和顯示周圍肺組織的壓迫與移位也有幫助。並存小葉性肺氣腫時,斷層片也可顯示肺血管形狀的異常。

2.CT檢查 可發現胸膜下普通胸片不易顯示的直徑在1cm以下的肺大皰,而且CT更能清晰地顯示肺大皰的範圍。

3.肺血管造影 可準確表現肺血管受損的程度,以及肺大皰周圍血管被壓擠的情況。

4.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掃描利用133氚行肺灌注檢查可以瞭解肺大皰的通氣與血流灌注情況以反應是否與支氣管相通,還能瞭解肺功能。

 

肺大皰應該如何預防?

自發性氣胸是肺大皰最常見的併發症,其次是感染和自發性血氣胸。

1.自發性氣胸 肺大皰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在突然用力,如劇烈咳嗽、提重物或體育運動時壓力突然增加,肺大皰破裂,氣體自肺內進入胸膜腔,形成自發性氣胸時,可能出現呼吸困難,氣急、心慌,脈搏加快等,氣胸使胸膜腔負壓消失,氣體壓縮肺組織使其向肺門部萎陷,萎陷的程度取決於進入胸腔的氣體的多少,以及肺及胸膜原有病變的病理情況,進入胸腔的氣體量大,肺組織原有病變輕,順應性尚好的,肺萎陷較多,有時可達到一側胸腔的90%,氣體迅速進入胸腔,肺組織急速萎縮,則症狀嚴重,甚至有發紺。如果患者除肺大皰以外,尚合併有肺氣腫、肺纖維化、肺組織長期慢性感染等病變,肺大皰破裂時雖然有一部分氣體進入胸腔,而肺組織萎陷程度可以較輕,但因爲患者原有肺功能已減退,症狀也較重。X線檢查可見被壓縮的肺形成的氣胸線,如果有粘連存在,則氣胸線不規則。肺大皰破裂後,其中一小部分裂口較小,肺組織萎縮後裂口自行閉合,漏氣停止,胸腔積氣逐漸吸收,胸腔負壓恢復,肺復張痊癒。

2.張力性氣胸 若肺大皰破裂後形成活瓣,吸氣時胸腔負壓增高,氣體進入胸腔,呼氣時活瓣關閉,氣體不能排出,尤其是咳嗽時肺大皰的症狀,聲門關閉氣道壓力增高,氣體進入胸腔,聲門開放後,氣道壓力減低,裂口又閉合,每一次呼吸和咳嗽都使胸腔內氣體量增加,就形成張力性氣胸。張力性氣胸時患側肺組織完全萎縮,縱隔被推向健側,在健側肺組織亦被壓縮的同時心臟大血管移位,大靜脈扭曲變形,影響血液迴流,造成呼吸循環嚴重障礙。患者可出現呼吸困難、脈快、血壓下降,甚至窒息、休克。患側胸廓隆起,多伴有患側皮下氣腫,氣管明顯向健側移位,病情危重,常需要急診處理。

3.自發性血胸 肺大皰引起的自發性血胸,多數由肺尖部的大皰或大皰周圍的肺組織與胸頂粘連及粘連撕裂活動出血。粘連帶中的小動脈直徑可達0.2cm,血管起源於體循環,壓力較高,同時胸腔內是負壓,更增加了出血的傾向。另外,由於肺、心臟、膈肌運動的去纖維化作用,胸腔內的血液不凝固,因此出血很難自動停止。臨牀症狀可因出血的快慢而不同,出血緩慢時,患者可表現爲逐漸加重的胸悶,呼吸困難,X線可見膈角變鈍,或胸腔積液的拋物線影像。出血迅速時,短期內可以有休克表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