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尿褲使用方法詳解
紙尿褲使用起來較傳統尿布方便許多,使用紙尿褲時,一定要考慮它們適不適合寶寶的皮膚,因爲寶寶的皮膚還沒有發育成熟,所以有很多特殊性,選用得不好,寶寶的小屁屁就會出問題;選用得好,媽咪和寶寶終日輕鬆快樂!
媽咪成功使用紙尿褲要點——
·避免尿布疹
寶寶的生理特點:小屁屁很容易潮溼
寶寶的新陳代謝非常活躍,尤其是水代謝,加之膀胱又小,因此每天要尿好多次,年齡越小,尿的次數越多,如果護理不及時,小屁屁經常處於潮溼的狀態。媽咪總是要不停地給寶寶更換,才能保持小屁屁乾爽,稍有疏忽,小屁屁上便有“敵情”了。
最新研究揭示,引發寶寶尿布疹並不是由於尿和便中的氨所致。研究專家們把尿氨或氨放置在皮膚24-28小時後,發現皮膚並沒有出現明顯損傷。由此表明,過去的一些研究是錯誤的,尿布疹的發生,關鍵是由於尿使寶寶的臀部皮膚變得過於潮溼。在這樣的情況下,寶寶臀部皮膚上的一層天然酸性保護膜就被破壞掉了。這樣便使皮膚表面的角質層很容易被刺激物磨損、滲透,最終使皮膚受損、發炎,引發寶寶患上尿布疹。
媽咪使用要點:紙尿褲要有超強的吸水力
這種紙尿褲含有高分子吸收體,具有超強集中吸收能力,被尿液浸溼後,形成的凝膠能承受相當於自重80倍的液體,把尿液鎖在中間而不回滲。因此,能使寶寶的小屁屁總是乾乾爽爽,可防尿布疹。
·避免損傷嬌嫩肌膚
寶寶的生理特點:皮膚太薄太嫩了
寶寶的皮膚很薄很薄的,厚度只相當於大人皮膚的十分之一,尤其是防磨擦的角質層很薄;真皮中的膠原纖維也少,因而缺乏彈性,受到摩擦時很容易破損,加之免疫系統的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善,抵抗力較弱,常常因不適宜的紙尿褲刺激而出現過敏。
媽咪使用要點:紙尿褲要柔、不引起過敏、含護膚成分
與寶寶皮膚接觸的紙尿褲表面一定要柔軟舒適,最好就像棉布內衣一樣,包括伸縮腰圍、粘貼膠布也要考慮在內。其中不含有刺激性成分;既不會對小屁屁造成摩擦性刺激,也不會引起皮膚過敏。而且,最好含有蘆薈等護膚成分,這樣可有效隔斷尿便中的刺激物,避免寶寶柔嫩而敏感的皮膚被損傷。
·較好的透氣性
寶寶的生理特點:小屁屁上熱氣溼氣多
寶寶皮膚的汗腺排汗孔僅有大人的1/2大,甚至更小,皮膚的面積雖然比大人小得多,但排汗量卻和大人幾乎一樣。因此,在環境溫度增高時,皮膚的溫度很難控制,如果不能適當地透出溼氣和熱氣,很容易產生熱痱和尿布疹。
媽咪使用要點:紙尿褲透氣性要求高
透氣性聚乙烯薄膜的紙尿褲,含有許多肉眼看不見的微型小孔,能排出小屁屁上悶熱的溼氣而不會讓尿液滲漏。最新研究表明,嬰兒使用透氣性紙尿褲後,發生尿布疹的比率低得多;夜間由於舒適而啼哭的次數也減少了。媽咪在考慮超強吸水力的同時也要注意是否通氣,因爲尿被吸收後,熱氣和溼氣仍聚集在尿液裏,這種環境下十分有利於細菌生長,從而使寶寶的小屁屁紅腫或發炎,另外,有透氣性薄膜的紙尿褲也很柔軟。
媽咪成功使用紙尿褲貼士
貼士1:大小一定要合寶寶的體形
紙尿褲尺寸可分爲初生型、小型、中型、大型、加大型等5種。媽咪一定要注意是否合乎寶寶的體型,特別是腿部和腰部的鬆緊槽不能勒得過緊,否則會把寶寶的皮膚勒傷。提醒媽咪一點,即紙尿褲的尺碼有時不一定完全一樣,可能會隨不同的廠家品牌而有差異。媽咪不妨參考包裝外所標示的號碼,或先和朋友交換使用,若是覺得合適再去多選一些給寶寶用。
貼士2:防漏設計可防止寶寶往外滲尿
寶寶尿量很多時,就算剛剛換了紙尿褲,尿液也有可能從兩側滲漏出來。這樣,不僅弄髒了寶寶的衣褲,寶寶也會因爲不舒服哭鬧。防漏設計的紙尿褲即大腿內側立起的褶邊,在寶寶尿量過多時可有效地防止滲漏。
貼士3:尿溼顯示可及時發現寶寶尿溼
在紙尿褲中加入了一種一遇尿液便會褪色的化學物質,但對寶寶皮膚無刺激。這種尿溼標識使寶寶一尿溼,媽咪便能及時地發現,及時地更換。
貼士4:膠粘功能要好
使用時膠貼要能緊貼紙尿褲,並且在解開紙尿褲後仍能重複粘貼,即使寶寶又蹦又跳,也不會鬆開、脫落。
貼士5:使用紙尿褲也不能忽視便後清洗
每次寶寶尿溼後,擡起他的雙腳,用清水反覆沖洗小屁屁,或用溼棉球蘸取具有清潔作用的潤膚露,從前向後擦試乾淨,然後塗上一層護膚霜,注意切不可塗太厚,以免影響透氣。另外,每一個紙尿褲不要使用的時間太長,寶寶的皮膚需要通風換氣,否則寶寶仍有可能得尿布疹。
* 輕鬆快樂穿紙尿褲的妙點子
妙點1:防止尿液從背部漏出
先將紙尿褲攤開,放在寶寶的小屁股下面,背部要放得比腹部稍高些,防止尿液從背部漏出;將寶寶兩腿中間的紙尿褲往上拉到肚臍下,把兩邊的膠貼對準腰圍的位置,分別撕開貼牢,注意不要粘貼得太緊,以能放入一個手指頭爲準則。
妙點2:防止引發臍帶發炎
初生的小寶寶肚子上有還未脫落的溼臍帶,因此儘量不要碰觸,以免對寶寶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媽咪可將紙尿褲往內褶或往外翻,以免臍帶根部與紙尿褲發生摩擦,而使皮膚磨破、發炎、出血,更可防止臍帶沾上尿液而造成臍帶發炎。
妙點3:防止腰腿部的褶邊磨傷皮膚
穿紙尿褲時,以前面膠粘上的記號和刻度爲準,先進行左右兩邊的固定;然後再調節腰部和腿部的褶邊,以免褶邊卡住寶寶柔嫩的皮膚而磨傷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