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處都開滿了嬌豔的花朵,漫山遍野的青草,讓人忍不住想要與這自然的春色近一點,再近一點。殊不知,這些花花草草也可能危害健康,究竟哪些花


  草是可以遠觀也可以近“嘗”的呢?還有哪些有毒有害,要敬而遠之的呢?


  花草種類:滴水觀音、花燭、黃杜鵑、含羞草、一品紅、狀元紅、夾竹桃、黃楊


  健康提示:只能看,有毒,不能摸也不能吃,小孩儘量遠離,防止誤食。


  很多植物特別是花草,看上去很鮮豔美麗,但是它本身是有毒的。比如滴水觀音莖內的白色汁液和滴下的水有毒。皮膚接觸滴水觀音的汁液就會發生瘙癢或強烈刺激,眼睛接觸汁液可引起嚴重的結膜炎,甚至失明。誤食後會有噁心、咽部和口部不適、胃部灼痛等症狀,嚴重者還會窒息,導致心臟麻痺死亡。花燭、黃杜鵑、一品紅、狀元紅、夾竹桃、黃楊等都會有類似的毒性反應。看到含羞草,好奇的孩子總喜歡伸手觸碰,讓它趕快害羞地收起來。其實這樣的動作,都是很危險的。含羞草之所以一觸即“羞”,是由於其體內含有一種含羞草鹼,這是一種毒性很強的有機物,如果接觸,會使人頭發脫落或引起周身不適。


  出門在外,特別要注意小孩子要儘量遠離這些花草,更不能讓孩子接觸甚至舔、咬這些植物。一旦孩子出現問題,要儘快送醫院,送醫院途中可用手指摳孩子的喉嚨來催吐,減輕毒物對孩子的威脅。


  花草種類:菊花、月季、玉丁香、五色梅、洋繡球、天竺葵、紫荊花、仙人掌(球)


  健康提醒:儘量不要觸摸,容易引起過敏反應。


  春天是面部皮炎好發的季節,這與接觸花粉有直接的關係。花粉飛揚,加上日光的照射,使面部皮膚乾燥,脫水,正常保護性屏障功能降低,加之皮膚表面溫度升高,使局部酸鹼度變化,塵埃、花粉等物質變得易於溶解、吸收,從而導致皮膚過敏。一旦外出回家後,發現臉上有圓形或橢圓形淡紅斑,很癢、皮膚很乾,就很有可能是花粉過敏。


  對於過敏體質的人來說,更是要避免接觸花草。過敏症狀輕微者,可用冷開水敷面,以減輕局部血管擴張,降低皮膚溫度,減少過敏原的吸收。對於一般人來說外出活動時,要注意避免陽光的直射,可用遮陽傘或外擦防曬霜如二氧化鈦霜。外出活動回來後,用清水潔面,以除去粘附在皮膚表面上的塵埃、花粉,選擇少量單純無刺激性的面霜如維生素E霜、硅霜,保持面部的溼潤度。


  花草種類:夜來香、鬱金香、百合花、紫荊花、松柏類花木等


  健康提醒:香味太濃烈,不宜放在室內。


  據介紹,除了帶毒植物外,一些花草的香味濃烈也可能讓人難受甚至產生不良反應,如夜來香的花粉還容易引起過敏,引發皮膚炎症;蘭花、百合花所散出的香氣會令人過度興奮而引起失眠;紫荊花花粉如與人接觸過久,會誘發哮喘或使咳嗽症狀加重;松柏類花木的芳香氣味會刺激寶寶的腸胃,影響食慾;在濃密的鬱金香花叢中長時間逗留超過2小時以上,可能會頭昏腦漲,嚴重的還會脫髮等等。


  室內養花養草可以怡情,但是在植物的選擇上有講究。對於有花粉過敏的人,儘量避免鮮花,不妨嘗試用假花來裝飾。


  花草種類:馬齒莧、芥菜、灰菜、馬蘭頭、紅花草


  健康提醒:一般人可以適量吃,但是吃後不能曬太陽,過敏體質人慎吃。


  吃野菜是現代人崇尚自然的新時尚,有報道顯示很多野菜也有着特殊的營養價值。很多人外出郊遊時,發現自己認識的野菜就特別興奮,趕快摘兩把回去嚐嚐鮮。然而專家提醒,即使是自挖的馬蘭頭、野薺菜、香椿頭裏,很可能夾雜着有毒的野草,難以分辨,誤食會中毒。


  此外,一般而言,絕大多數野菜具有光敏性。衆所周知,植物主要是靠光合作用來生長的。野菜生長環境一般是在山林或者溝田邊上,它們爲了生長的需要,就只能盡其所能地吸收太陽光,久而久之,它們吸收日光的能力就比一般蔬菜要強得多。這些野菜也就成了光敏性食物。


  光敏性食物被吸收後,其中所含的光敏性物質會隨之進入皮膚。如果在這時照射強光,就會和光發生反應,進而出現裸露部分尤其是面部的皮膚紅腫發亮,起紅疹、水皰,甚至破皮,並伴有明顯瘙癢、燒灼或刺痛感等症狀,我們稱之爲植物性日光皮炎。少數人還可出現全身不適,發熱頭昏,噁心嘔吐,腹瀉。甚或出現昏迷或精神錯亂等嚴重的全身症狀。


  對紫外線比較敏感的人羣,原則上要儘量少吃野菜。即使沒有那麼明顯的敏感性,也要注意食用量,並且在食用這些野菜後要在室內停留一個小時左右,避免陽光直射。或直接將之安排在晚餐時食用,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光敏的發生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