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許多病人,特別是老年病人,把心臟疾病產生的腹痛誤診爲消化道疾病的並不少見。博主“衢州市柯城區人民醫院”就舉出一例典型案例:七十多歲張奶奶,坐着輪椅來消化科看病。她訴2個月來全腹疼痛,1周前加重,夜間疼痛明顯,伴便祕。醫生做腹部檢查,發現無陽性體徵。因是老年人,醫生考慮應與心血管疾病鑑別,讓她做心電圖檢查,結果發現有明顯的心肌勞損、心動過緩。

  而對於女性病人,特別是育齡階段的女性病人來說,腹痛,常常還意味着婦科疾病的可能。博主“管家”就提醒大家注意:很多疾病都有可能使女性出現不同部位或不同程度的疼痛。較爲常見的原因有卵巢囊腫。另外比如說宮外孕、卵巢黃體破裂,也是腹痛的可能原因。

  普通人如何根據腹痛來判斷自己是哪個方面的疾病呢?博主“博仕丁醫生”給大家了一張簡明扼要的圖片。不過,這只是根據疼痛的部位粗略估計,至於究竟是病在哪裏,還需要醫師的進一步檢查。

  專家建議

  腹痛的原因可謂多矣,在此我們只列舉出一些急需治療的急症。

  有暴飲暴食:小心胰腺炎

  北京協和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戴夢華提醒大家:現在由於大家在外就餐機會增多,特別是逢年過節時,飲食比較油膩,加上飲酒過多,常常會導致急性胰腺炎的發生。如果不及時診治,會有生命危險。這類病人多數有暴飲暴食的歷史,身材常常較胖,疼痛位於中上腹部,劇痛難忍,常需要彎腰捂着肚子,不能直立。

  戴主任建議大家:這種病人必須立刻送往醫院,在化驗血、尿澱粉酶和腹部CT之後進一步治療。在明確診斷之前,絕對不可以吃東西,水也不可以喝。

  腹痛有“轉移”:闌尾炎

  廣州中山二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鍾英強提醒大家:如果病人腹痛了3小時以上,先是在肚臍四周痛,嘔吐或者不嘔吐。當摸到從胯骨到肚臍的連線中外側1/3點時很痛,這種情況必須警惕急性闌尾炎的可能。這類病人常常需要急診手術治療,否則有炎症擴大進一步危及生命的休克發生。

  鍾主任說,其實這類患者中,最值得關注的是老年人,因其常疼痛不明顯,而且本身疼痛感覺較弱,容易漏診。而孕婦發生此類情況也不少見,但並不是絕對不能手術。

  有慢性胃炎病史:胃穿孔

  南京軍區總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朱維銘告訴我們:現在有慢性胃炎、胃潰瘍的病人相當不少,這些人有時並不注意自己的病情,或雖然服藥但不能堅持服用。久而久之,潰瘍嚴重時就會發生穿孔。病人穿孔時常常突然發生上腹部劇烈疼痛,呈持續性刀割樣或燒灼樣痛,很快擴散到全腹。

  朱醫生建議大家:一旦出現以上症狀,需要立刻前往急診科就診,必須立刻手術治療。確診過去常用腹部立位平片,而現在則多用CT,更加準確。

  老年人:心肌梗死

  上海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朱文青表示:現在心肌梗死的發作已經越來越有年輕化的趨勢,而且發病之前往往沒有任何病史與預兆。由於心肌梗死可以表現爲胸痛、腹痛甚至牙痛等症狀,所以誤診漏診率極高,而這是致命的。

  首先,對於這類的患者,往往消化道症狀如嘔吐、腹瀉比較輕甚至沒有,但往往會有煩躁不安、驚恐發作甚至是瀕死感。其次,對於老年人來說,常常會有相關心臟病的病史,這些患者可以先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等,如果半小時仍然未有緩解,必須立刻就診。通過心電圖和心肌酶譜的檢查,可以明確診斷。

  育齡婦女:宮外孕、黃體破裂等

  中日友好醫院主任醫師侯鳳英告訴我們,宮外孕在這些年有日趨增加的趨勢。特別對於曾經患有盆腔炎症的患者和宮內節育器放置的女性,宮外孕的發生率明顯高於其他女性。如果患者有停經史,同時伴有不規則陰道流血,就要懷疑宮外孕的可能。通過B超和血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測定,一旦確診立即手術切除病變部位。

  而諸如黃體破裂和卵巢囊腫蒂扭轉等也不可忽視,通過B超均可確診。

  答疑解惑

  爲何“心痛”變“胃痛”

  首先,心臟和胃的解剖位置較爲接近,疼痛不容易區分具體位置。其次,疼痛由內臟神經感受和表達,內臟神經本來就有位置不易辨別的特點。這也是爲什麼腹痛的明確定位有賴於B超和CT等檢查的原因。

  編輯點評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乃治病大忌,一旦出現腹痛的症狀,切不可自己做醫生,隨意服藥或置若罔聞,而應該立即前往醫院就診,抓緊最佳搶救時機,以免延誤救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