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機體自身抗病能力是預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好的辦法。如堅持有規律的合適的身體鍛鍊、堅持冷水浴,提高機體預防疾病能力及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做好防寒工作,避免發病誘因。生活有規律,避免過勞,特別是晚上工作過度。注意呼吸道病人的隔離,防止交叉感染等。病毒或部分細菌引起的鼻、鼻咽部、咽、咽喉部急性炎症。簡稱急性上感。
病因和發病機理
上感多由病毒引起,如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細菌性上感多繼發於病毒感染之後,以溶血性鏈球菌最多見,其次爲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桿菌。當機體抵抗力降低或呼吸道局部防禦功能降低時(如受涼、淋雨、過度勞累等),原已存在於上呼吸道或從外界侵入的病毒迅速繁殖,引起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腫、單核細胞浸潤、漿液性或粘液性炎症滲出。病毒感染可使纖毛細胞壞死、脫落,上皮防禦功能遭到破壞,易繼發細菌感染。
臨牀表現
普通感冒起病急驟,早期咽乾、噴嚏,繼之畏寒、流涕、鼻塞、發熱、咳嗽,咯少量粘液痰,伴全身痠疼、頭疼、胃納差、噁心、腹脹等。體檢咽部粘膜充血。流行性感冒的特點是起病急驟、迅速蔓延,開始就有明顯的全身中毒症狀,如畏寒、發熱、頭痛、腰背四肢痠痛、乏力、噴嚏、流涕、咽乾、咳嗽,開始時呼吸道症狀不明顯,高熱持續2~3天后漸退,呼吸道症狀才明顯,部分患者可有食慾不振、噁心、便祕。
診斷
依據臨牀表現、流行情況,特別是鼻咽部症狀和體徵,常可對急性上感作出診斷。但須注意,許多急性傳染病,如麻疹、猩紅熱、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脊髓灰質炎、傷寒、病毒性肝炎的早期均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需要注意鑑別。
治療
呼吸道病毒感染尚缺乏特效治療藥物,可酌情使用嗎啉胍、阿糖胞苷、病毒唑、金剛胺;也可使用一些清熱解毒中藥製劑,如感冒沖劑、板藍根沖劑、抗病毒口服液、清熱解毒口服液、銀翹解毒丸(片)等。此外還需採用一些對症處理措施,如有發熱、頭痛、全身疼時可用解熱止痛藥;噴嚏、流涕、鼻塞時可用撲爾敏、感冒通等;咳嗽時可用止咳藥;咽疼時可用杜滅芬喉片、溶菌酶含片等。如繼發細菌感染時可選用敏感抗生素。
預防常識
感冒是最常見的流行病。不能將病毒致病能力強、流行範圍廣的流行性感冒和僅有上呼吸道症狀(噴嚏、咳嗽、流眼淚、流鼻涕)的一般感冒混爲一談。兩種性質不同的感冒應分別對待,對一般感冒,只需要充分休息,服用對症藥物,主要是抗過敏,三至五天也就過去了。重症流行性感冒,來勢兇猛,高燒,全身症狀嚴重,尤其是老人和小孩要當大病來看待,迅速住院。值得重視的是由感冒引起的一系列疾病,例如,風溼病、心肌炎、腎炎、肺炎等常常感冒是先導,繼發疾病比感冒更嚴重。如果“感冒”經常發作應該格外注意,可能不是感冒,而是其他疾病的早期症狀,外科手術後病人,“感冒”是一個很危險的現象,常常是手術後併發症的一種表現,值得警惕。市面上流行的聲稱有預防感冒作用的保健品和補品,大都無實際效果。
保健貼士
1、中醫學認爲,感冒多爲風邪侵襲所致。但風邪一般並不單獨致病,而常與寒、熱、溼、暑相雜致病,故又分爲風寒感冒、風熱感冒及暑溼感冒,具體症狀如下:
1)風寒感冒的臨牀症狀爲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鼻塞流涕、聲重、喉癢咳嗽、痰白清稀、四肢痠痛,苔薄白而潤,脈浮。治宜辛溫解表、宣肺散寒。
2)風熱感冒的臨牀症狀爲發熱重、惡寒輕、咽紅腫痛、咳嗽痰黃、口乾欲飲、身楚有汗,苔白而燥,脈浮。治宜辛涼解表、宣肺清熱。
3)暑溼感冒的臨牀症狀爲發熱較高、頭暈目脹、心中煩熱、身倦無汗、口渴喜飲、時有嘔惡、小便短黃,舌苔黃膩。治宜清暑解表,芳香化濁。
2、宜多飲開水,飲食宜清淡、稀軟、少油膩,以清淡、爽口爲宜。高熱、食慾不好者,適宜流食、半流食,如米湯、蛋花湯、豆腐腦、豆漿等。流感高熱、口渴咽乾者,可進食清涼多汁的食物,如蓮藕、百合、荸薺等。
3、飲食宜少量多餐:如退燒後食慾較好,可改爲半流質飲食,如面片湯、清雞湯、龍鬚麪、小餛飩、肉鬆粥、肝泥粥、蛋花粥。
4、多食蔬菜、水果等食物:補充由於發熱所造成的營養素損失,增強抗病能力。蔬菜、水果能促進食慾、幫助消化,同時可補充大量人體需要的維生素和各種微量元素。
5、忌飲食不節:飲食不節不僅對感冒不利,還會使感冒遷延難治。風寒感冒忌食生冷瓜果及冷飲。風熱感冒發熱期,應忌用油膩葷腥及甘甜食品;風熱感冒恢復期,也不宜食辣椒、狗肉、羊肉等辛熱的食物;暑溼感冒,除忌肥膩外,還忌過鹹食物如鹹菜、鹹帶魚等。
6、預防交叉感染。遇上呼吸道感染好發季節,特別是秋冬季,出門應帶口罩;室內用食醋燻蒸;對患者進行呼吸道隔離。
7、治療感冒8大誤區:聞醋喝醋、洗蒸桑拿、喝薑糖水、矇頭捂汗、蹦蹦跳跳、喝酒祛寒、不吃不喝。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關藥品 糖皮質激素 苯巴比妥安定 麻黃素 抗生素 病毒唑 無環鳥苷
對於寶寶,他自身抗病能力還不如成人,爸爸媽媽更應該多給予寶寶照顧,多吃蔬菜,多運動,爲寶寶的健康成長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