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國家曾有這樣一羣人:假日到海邊游泳,在陽光下盡情暴曬,以曬出一身古銅色的皮膚爲自豪。更有甚者,不惜花錢到美容院用人造紫外線把皮膚曬黑。然而,近些年,如此追求健康膚色的人越來越少了。
是什麼阻止了人們和陽光的親密接觸呢?並不是審美觀點發生了變化,而是科學家研究發現,過量的紫外線照射不僅會加速皮膚老化,甚至會引發皮膚癌。
紫外線致細胞核損傷
皮膚被紫外線照射後除了使皮膚早衰、異常角化、出現皺紋外,紫外線還能引起細胞核內脫氧核糖核酸(DNA)的損傷。儘管細胞具有自我修復的能力,但是如果在紫外線下暴露的時間越長,細胞修錯或漏掉的危險性也就越大。如果修復錯誤或者殘留的損傷使細胞的生理過程中斷,細胞就無法發揮正常的功能。此時依損傷程度的不同,可能發生兩種情況:①損傷範圍不大,健康細胞變成癌細胞或者癌症前期細胞。②損傷嚴重,細胞死亡。因此,紫外線是皮膚的一個重要致癌因素。皮膚癌好發於身體暴露在外、經常受紫外線照射的部位,如頭、面、頸、手背等部位,佔81.1%。在那些喜歡日光浴的國家,皮膚癌的發病率明顯增高,僅美國和加拿大,每年就有100萬個皮膚癌新病例出現。
紫外線的損傷是累積作用
紫外線對人體的損傷取決於它的波長、輻射時間和強度,以及人體自身防禦機制的強弱。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紫外線致皮膚癌的潛伏期可長達幾十年之久。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是累積的,很難還原,這便是爲什麼戶外工作者,如農民、建築工人、漁民的皮膚癌發病率遠高於一般人羣的原因,也是我們從小就要注意防止暴曬的理由。
紫外線消毒應注意防護
“非典”疫情之後,公衆的衛生健康意識空前提高,很多家庭、商店、餐館、幼兒園採用紫外燈消毒。的確,紫外線消毒用具有不加化學藥劑、不產生有毒有害的副產物、消毒速度快、效率高、設備操作簡單等優點,但是,只有在嚴格封閉的狀態下使用才具備安全性。普通家庭、餐館、幼兒園等使用紫外線消毒電器,由於防護措施差,防範意識低,人員流動複雜,稍有不慎,便會使身體遭受紫外線損害。因此,應選擇其他方法進行消毒。
已經購買紫外線消毒電器的家庭和單位,使用時一定要建立安全意識。使用紫外線燈照射殺毒時,嚴禁有人在場,更不可兼作照明之用。使用紫外線消毒櫃,消毒前要嚴格檢查櫃門封閉是否嚴密;消毒過程中,由於紫外線可以穿透玻璃,所以應儘量遠離消毒櫃,不要對着玻璃往裏看;確認消毒完畢,過10分鐘再取出消毒物品,這樣效果更佳,也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