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總有一些困擾:我家寶寶老愛出疹子,怎麼辦?寶寶老愛吃手指,怎麼辦?睡覺打呼嚕怎麼辦?……這些都是寶寶們常見的問題,到底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


  Q我的寶寶今年3歲半了,手上總是會有一些小紅疙瘩,而且我發現每次玩沙子之後,症狀會更嚴重,是不是他對沙子過敏啊?(王琳 曲阜)


  A你的孩子可能得了沙土性皮炎,有些孩子在玩沙土之後手背上會長出許多紅色小疙瘩,並會很癢,這就是沙土性皮炎。這些孩子皮膚一般比較敏感,受到沙土中一些過敏性物質的刺激後,會產生局部的過敏反應。一開始會在手背皮膚上發病,伴瘙癢,多次接觸沙土後,便可出現疹子,呈淡紅色,高起皮面,小的如米粒,大的如黃豆。治療方法比較簡單,用專用消炎軟膏在患處塗擦,每日2~3次,3~5天后皮疹即可消退。如果皮疹範圍較大,可到醫院請醫生協助診治。


  Q我家寶寶老愛出疹子,怎麼辦?(崔小紅河南)


  A皮膚出疹子在幼兒是常見的現象,可造成皮膚疹子的病毒有上百種,但真正有命名的疹子只有數種而已,如麻疹、德國麻疹、玫瑰疹、水痘、口手足疹、川崎病疹等。絕大多數的疹子都是沒有名字的,醫生們稱呼爲“病毒疹”。家長時常會想知道寶寶出的是什麼疹子,但醫學上欲知是何病毒或細菌引致的疹子,需要抽血、驗大小便等,而能檢測的種類又十分有限,所以常是寶寶抽了許多血,做了許多檢查,結果還是不知道!


  疹子本身看起來可怕,但通常都是無害的,一般兩三天內會自然消退。而且現在的寶寶都會按時接種疫苗,一般不會有很大的問題。如果比較嚴重,建議還是到醫院檢查。


  Q寶寶老愛吃手指,怎麼辦?(仇駿 蘇州)


  A2~7個月的寶寶吸吮手指是有一定好處的,這是他想瞭解自己能力、對外界積極探索的表現,說明寶寶支配自己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標誌着寶寶手口動作互相協調的能力已達到一定水平。吸吮手指還可以穩定情緒,當寶寶肚子餓了,感到疲勞、生氣的時候,吸吮自己的手指就會安定下來。此時爸媽可以允許寶寶吸吮手指,否則會影響寶寶手眼協調的能力及抓握能力的發展,使寶寶失去特有的自信心。


  當寶寶到了8~9個月後,大多數就會不再吸吮手指了,僅有少部分寶寶會養成吸吮手指的習慣。


  Q我家的寶寶快5個月了,睡覺經常會哭,弄得大人很累,是缺鈣嗎?(黃芳無錫)


  A寶寶晚上睡覺愛哭並不全是缺鈣的緣故,這是嬰兒時期常見的睡眠障礙,一般不外乎以下幾種情況:


  生理性哭鬧 寶寶的尿布溼了或者裹得太緊、飢餓、口渴、室內溫度不合適、被褥太厚等,都會使小兒感覺不舒服而哭鬧。對於這種情況,父母只要及時消除不良刺激,寶寶很快就會安靜入睡。


  環境不適應 有些寶寶對自然環境不適應,黑夜白天顛倒。父母白天上班他睡覺,父母晚上休息他“工作”。若將寶寶抱起和他玩,哭鬧即止。對於這類寶寶,可白天讓保姆多逗他,把休息睡眠的時間調整過來,必要時可請兒童保健醫生進行指導。


  白天運動不足 有的寶寶白天運動不足,夜間會不肯入睡,哭鬧不止。這些寶寶白天應增加活動量,寶寶累了,晚上就能安靜入睡。


  午睡時間安排不當 有的寶寶早晨起不來,到了午後兩三點才睡午覺或者午睡時間過早,以至晚上提前入睡,半夜睡醒就會哭鬧。這些寶寶早晨可以早些喚醒,把午睡時間進行適當調整,使寶寶晚上有了睡意,就能安安穩穩地睡到天明。


  疾病影響 某些疾病也會影響寶寶夜間的睡眠,對此要從原發疾病入手,積極防治。


  缺鈣 寶寶仍是從滿月開始就要補鈣,建議一直補到兩三歲。同時補充魚肝油,能幫助鈣的吸收,預防佝僂病。多曬太陽也會幫助鈣的吸收,一定要到戶外,不能隔着玻璃,因爲紫外線是不能穿透玻璃的。另外,嬰兒胃腸道系統的不完善,也會影響鈣質的吸收。


  Q寶寶有時不愛吃飯、煩躁,尤其是打完疫苗以後,希望專家給分析一下究竟該補些什麼?(素穎濟南)


  A寶寶的生長需要各種各樣不同的營養,因此,父母需要細心搭配寶寶的飲食,做到多品種、多樣化,避免偏食、挑食、食物過於單調。應儘量做到:


  1.細糧、粗糧、麪粉、米飯要適當搭配。


  2.父母可以將含有各種營養物質的食物搗碎做成小丸子、小點心,進行鮮豔的顏色搭配,來提高寶寶進食的興趣。


  3.給寶寶的食物要色、香、味俱全,花色品種要翻新。


  一般寶寶接種疫苗後12~48小時都會有些反應,有不同程度的萎靡、發熱、食慾不振、精神不好等,一般體溫不超過38.5℃,不用處理, 2~3天就會恢復正常。


  Q 我的寶寶今年1歲9個月了,平時小傢伙特別愛吃甜食,糖果、奶油蛋糕都很喜歡吃,這樣會影響寶寶身體健康嗎?(王元鄭州)


  A其實孩子們平時吃的食物就已經含有豐富的糖類了,體內根本不會缺乏糖分,如果再過多地吃糖可能就會對身體不利了。


  影響食慾 孩子在飯前吃過多的甜食,由於血糖升高會抑制食慾中樞,使孩子對吃飯不感興趣。


  引起肥胖 甜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機體消耗不了,便可轉變成脂肪儲存起來,使孩子發胖。


  影響牙齒和骨骼的發育 食物中糖分含量過高,會影響鈣質的代謝。另外,也會增加得齲齒的機會。


  發生糖尿病 過量的甜食還會增加胰島的負擔,使胰島長期處於高負荷狀態,時間長了,有發生糖尿病的危險。


  建議家有這樣寶寶的父母應該平衡寶寶飲食結構,多讓寶寶吃蔬菜、水果。


  Q我的孩子今年2歲了,前幾天發了一次高熱,把我們一家人嚇得不輕,如果以後再出現這種情況我們該做哪些及時的處理呢?(鄭志平 上海)


  A孩子體溫超過39℃即謂之高熱。孩子高熱時,一方面要增加能量的消耗,使身體抵抗力降低;另一方面還容易引起抽風(俗稱高熱驚厥),有條件時應即刻到醫院請醫生診治。若來不及,則不妨採用下列方法處理:


  1.鼓勵孩子多喝水,糖鹽水最好。


  2.用酒精擦洗。以35%~50%的酒精浸以紗布或手絹,擦拭額部、左右頸部、腋窩、腹股溝等部位,可望退熱。若家裏無酒精,也可用白酒代替。


  3.有條件時取冰塊裝入塑料袋內置於頭枕部、頸部、腋窩或腹股溝等部位。若無冰塊可也將毛巾浸入冷水中,然後置於前額。


  4.必要時可酌情用退熱藥,如阿司匹林、小兒退熱靈等。


  5.給富於營養而又容易消化的食物。


  6.保持皮膚衛生清潔。不能洗澡時應及時擦洗皮膚,出汗多時應及時更換內衣,以預防皮膚感染。


  Q寶寶剛剛出生3周,很容易吐奶,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嗎?(劉曉南廣州)


  A新生兒容易吐奶,這是由於胃的入口(賁門)處括約肌鬆弛而出口處(幽門)肌肉緊張,植物神經調節不完善、幽門痙攣而致,這種現象會逐漸自愈。有的新生兒有時因爲幽門狹窄而發生嘔吐,這種病是一種先天性發育畸形,嘔吐多發生在生後2~3周,且症狀嚴重,有時一點奶也吃不進去,孩子消瘦,此病需要到外科手術治療。


  一個健康的孩子突然大口嘔吐時,父母應該先摸摸孩子的前額是否發熱,如果發熱,可能是感冒了,因爲有些孩子感冒時容易嘔吐。孩子嘔吐時,還要看看孩子有沒有腹痛,是否伴有腹瀉,腸胃道的疾病常有腹痛。如果孩子嘔吐頻繁就應該及時到醫院請醫生檢查。


  Q我家寶寶5個月了,有時會像大人一樣嘆氣,不知什麼原因?再有,她興奮起來的時候,喉嚨里老是呼嚕呼嚕的,這是怎麼回事?(周平 北京)


  A研究人員發現,嘆息有助於嬰兒調整有規律的呼吸模式,並有助於嬰兒肺部發育。嬰兒的嘆息實際上是一種深呼吸,健康嬰兒每呼吸50~100次就做一次這種深呼吸。研究人員對25名1個月大的嬰兒進行了研究,對他們睡覺時的心率、血氧飽和度及其他與呼吸有關的指標進行了記錄發現,早產兒和健康狀況不佳的嬰兒嘆氣頻率很高,這可能是他們在努力調整呼吸系統。對於健康嬰兒來說,嘆氣可能是因爲先前的呼吸過於有規律,嘆氣可以爲呼吸模式增添一些健康的變化,有助於他們重新打開肺部的各個部分,尤其是容易衰竭的微小氣道。


  寶寶興奮起來的時候,喉嚨里老是呼嚕呼嚕的,要注意寶寶近期有無感冒,感冒後有一段時間會有痰,需要吃點兒止咳化痰顆粒。再者,去檢查看看是否是先天性吼喘鳴,如果有這種情況是需要補鈣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enhao8 的頭像
    cheenhao8

    健康小屋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