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子病,顧名思義是對愛美女性長期穿不合腳的靴子造成的一系列疾病的統稱,主要包括“拇外翻”、“踝管綜合徵”和“足癬”等足部皮膚病。
高跟靴子——拇外翻
靴子多是高跟兒。嚴格來說,拇外翻不是靴子專屬的病,而是高跟鞋族的通病。因爲鞋跟過高,會使人體重心過分前移,足部壓力改變,容易造成大腳趾的外翻畸形。嚴重拇外翻需要手術治療。早期可以通過做自我牽引或藉助小工具等做矯正治療。比如有種“拇外翻支具”,因爲只需夜間佩戴就可一點點矯正腳趾,不影響白天生活,在治療中應用普遍。
高筒靴——踝管綜合徵
腳被稱爲人體的第二心臟,對全身的血液循環起着重要的作用。靴子筒很高,包裹足部過緊,就會導致腳背和踝關節處的血管、神經受到擠壓,易造成足部、踝部和小腿處的部分組織血液循環不良,足部的腱鞘或神經發炎而產生麻木、疼痛症狀,這就是踝管綜合徵。
去除病因,即換上寬鬆的鞋子之後,這些毛病在1-2周內就會自我恢復。若症狀依然存在,建議去醫院康復醫學科做物理治療,比如熱敷、理療等。自己在家也可以做熱敷、按摩等促進腿部和足部血液循環,輔助治療。
透氣差——足癬
由於高筒皮靴透氣性差,行走時腳部散發出來的熱氣等不能及時發散,這就給厭氧菌、黴菌的生長和繁殖提供了“溫牀”,從而容易引發足癬或其他腳部的皮膚病。
不得足癬等皮膚病,最重要的是勤換鞋襪、勤洗腳,並保持足部乾燥。一旦感染,可在醫生指導下選擇針對真菌感染的藥膏進行塗抹。
一、尺碼要合適
很多女性爲了使自己的雙腳看起來玲瓏有致,選購靴子時儘量選擇小一些的鞋型,有時雙腳勉強可以塞進去。冬季本來襪子就偏厚,再穿上較緊的靴子,腳就要受委屈了。長期使足部受到擠壓可能會造成足部血液循環不良,長時間步行後容易起泡、生繭子。
一些女性因爲靴型過小過窄,索性赤腳直接穿靴子,加之皮靴材質過硬的話,極有可能磨損小腿及腳踝處的皮膚,嚴重的會把腳踝骨磨腫。還有可能引發交叉感染,嚴重危害足部健康,鞋跟高度適宜的鞋子穿在腳上,全身的重量由全足來負擔,而人體穿上鞋跟過高的高跟鞋後,身體會不由自主前傾,全身重量便集中於前腳掌及腳趾上,這樣便使人體運動和自然姿勢的生物力學平衡遭到破壞,導致腳趾骨、腿、腰等部位的肌肉韌帶負荷過重,因而行走和站立久後下肢易感疲勞痠痛,長久以後易發生慢性跖骨痛、腿痛、腰痛等病症。因此,愛扮靚的女性一定要選購一雙適合自己腳部尺碼的靴子,注重美觀的同時還應以舒適爲前提。
二、靴腰別太緊
很多女性消費者都希望在冬季擺脫臃腫繁複的裝束,讓自己看起來身姿挺拔而幹練,於是具有收緊效果的高筒皮靴就成了各大女鞋賣場的俏貨,有些靴腰的面料具有彈力性能,可以較好地塑造出完美的腿型,但消費者如果過於追求過緊過瘦的效果,勉強將雙腿包裹在緊窄的靴腰裏,腳部和腿部的血液循環就會受到影響,還會影響到末梢靜脈血液的迴流,造成腿部疼痛、腫脹,引發跟腱周圍炎、腱鞘炎、滑囊炎等病症。
消費者還應走出“靴子越緊越保暖”的誤區,因爲過緊的靴子會使末梢神經循環不利,使下肢愈發感覺寒冷。此外,高筒皮靴的透氣性差,過多地行走運動後汗液無法及時消散,爲厭氧菌、真菌的生長繁殖創造了條件,因而久穿靴子也極易引發俗稱“腳氣”的足癬。
三、靴跟勿過高
從形體美的角度來說,高跟鞋對許多女性都具有“立竿見影”的功效,能夠凸顯出其優美的身段,平添幾分綽約風姿。從生理衛生角度看,穿高跟鞋走路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衝行動過程中對顱腦產生的震盪。不過高跟鞋的上述益處都應以“高度適當”爲前提,如果鞋跟過高則高跟鞋的種種弊端就會暴露出來,正所謂“過猶不及”。
有關專家認爲,鞋跟高度適宜的鞋子穿在腳上,全身的重量由全足來負擔,而人體身體會不由自主前傾, 全身重量便集中於前腳掌及腳趾上,這樣便使人體運動和自然姿勢的生物力學平衡遭到破壞,穿上鞋跟過高的高跟鞋後,身體會不由自主前傾,全身重量便集中於前腳掌及腳趾上,這樣便使人體運動和自然姿勢的生物力學平衡遭到破壞,導致腳趾骨、腿、腰等部位的肌肉韌帶負荷過重,因而行走和站立久後下肢易感疲勞痠痛,長久以後易發生慢性跖骨痛、腿痛、腰痛等病症。若鞋跟過細、鞋尖過窄小還極易引髮腳踝扭傷、腳趾外翻等現象。
因此,提醒廣大女性朋友,選購靴子時靴跟不應超過6釐米,以4釐米以下爲宜。靴跟不宜過小、過細,以便穩定地支撐自身體重。靴尖部分應稍寬鬆一些,給腳趾及腳掌以更多空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