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乳腺癌發病年齡段甚至要比美國早10年左右,乳腺癌有年輕化的趨勢,並且31歲以後乳腺癌發病率呈直線上升。
1. 精神壓力過大
隨着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也在不斷增加,不少女性白領在重壓之下,未能及時釋放和發泄壓力。從中醫上講,心理和精神因素都可以影響體內五臟六腑和內分泌系統。工作壓力大,容易煩心,精神上的巨大壓力可能會造成內分泌系統的紊亂。因此,精神壓力過大的職場女性朋友們,更容易患乳腺癌。
2. 晚婚晚育不哺乳
有的女性態度開放,有多個性伴侶,性活動頻繁,有的女性則崇尚獨身主義,長期壓抑性慾,這兩種極端都是誘髮乳乳腺癌。而且,很多年輕女性享受婚前性愛,大量採取避孕措施,避孕藥的主要成分是雌激素和孕激素,長期服用避孕藥的話會導致體內雌激素水平長期偏高,從而加大了乳腺癌的風險。尤其是濫用緊急避孕藥的女性,會導致體內雌激素水平驟增,長此以往是造成乳腺癌的一大危險因素。除此之外,流行病學的統計,對於女性來說晚婚、晚育、少哺乳是一個不利因素,這並不是提倡女性早婚、早育,而是說女性應該順其自然,到符合計劃生育的年齡的時候,自然生育。 因此,晚婚晚育不哺乳,長期服用避孕藥的女性更容易患乳腺癌。
3. 食物激素過多,易用含激素過多的補品
飲食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很多研究顯示,與荷爾蒙有關的癌症如乳腺癌,均與大量攝取動物性脂肪與蛋白質有關。 每天的食物當中肯定都包括了肉、蛋、奶。我們也經常會光顧各式各樣的洋快餐店去吃炸雞和漢堡。而現今許多食物中都被檢出含有雌激素成分或類似雌激素的成分。也就是說,我們每天都在不知不覺地食入這些雌激素成分。
這些雌激素成分就會隨着食物進入我們的消化道,通過腸道吸收,進入血液。然後,由血液循環帶到全身包括乳腺組織。大量進入乳腺組織的雌激素就會在乳腺組織中引起各種反應,其中就包括使乳腺組織增生。最終,就有可能導致乳腺癌的發生。這就是“癌從口入”。所以在日常生活的飲食中,應減少吃動物性脂肪和蛋白質,包 括全脂牛奶、奶油、紅肉等,限制每日脂肪的攝取量保持在每天總熱量的15%-30%水平。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女性爲了讓胸部豐滿,冒險大量使用含雌激素的豐胸產品刺激乳房發育,達到增大效果。
4. 誤診漏診
很多人都認爲乳房自檢是最有效的早期診斷方式,其實這是錯誤的。由於乳腺癌無特殊的前期徵兆,甚至無不適症狀,直至中期纔可觸及持續緩慢增大的無痛性腫塊,所以,單純靠臨牀觸診,即便是有經驗的專科醫生都有可能漏診,更何況普通的人羣,她們不具備乳房觸診的技巧,更有可能耽誤疾病的診斷。
與此同時,哈佛大學針對美國醫療事故的調查顯示,癌症最易被誤診,尤其是乳腺癌和直腸癌。在美國,6%~16%的乳腺癌因醫生誤診或漏診耽誤治療。加利福尼亞研究人員認爲,這主要是由於醫生過度依賴乳房X光,而沒有充分利用活檢手段解決診斷中發現的問題。因此在生活中,無論是自檢還是去醫院檢查,都要格外留心誤診漏診情況,以免耽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