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因爲飲食過熱造成口腔血皰、潰瘍的病例呈高發趨勢。正常情況下,人體口腔和食道的溫度多在36.5℃~37.2℃。吃燙火鍋湯鍋時,食物的溫度大多會在60℃~70℃之間,這個溫度不僅會燙壞口腔,造成起皰、潰爛等口腔病症,還可能燙壞食管黏膜。

  在美食面前人們難免食慾高漲,但剛出鍋的食物溫度較高,溫度越高的食物對口腔的損傷也越大,常見的情況有起皰、掉皮、潰瘍等。日常飲食中,適宜的進食溫度是10℃~40℃左右,剛煮好的食物最好先涼一涼再入口,千萬不要貪圖“趁熱吃”。

  同樣,人們在飲水時也應講究溫度。宜飲不超過40℃的溫水,因爲過燙的水會強烈刺激口腔環境,甚至可能燙傷口腔黏膜。同時,應適量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攝入量,補充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保健指南】有人採取“以冷製冷”的方法,冷水刷牙,其實溫水纔是口腔保護劑。資料表明,人的牙齒是在35℃~36.5℃的口腔溫度下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如果經常給牙齒以驟冷驟熱的刺激,則可能導致牙髓出血、牙髓痙攣或其他牙病的發生。

  用溫水刷牙,有利於牙齒健康,也有利於咽喉和舌頭,還利於清除口腔裏的細菌和食物殘渣,使人產生一種清爽、舒服的口感。

  常嚼檳榔引起牙齒冷熱敏感牙痛

  低溫雨雪天,冷得實在讓人發抖,通過嚼檳榔來驅寒暖身,是湖南地區不少人的習慣。檳榔嚼食後,人往往感到精神興奮,面頰發紅,身上微微發汗,就像喝過酒一般。在臺灣地區,過去住高山地帶的民衆,也常以吃檳榔來禦寒和消除緊張勞動後的疲憊。

  檳榔雖有藥用價值,但不適宜長期咀嚼。因檳榔嚼食動作頻繁,超出正常負荷,易造成牙齒過度磨耗,甚至牙根折裂,引起牙齒冷熱敏感、牙痛、牙齦腫脹等。

  經常咀嚼檳榔,還可導致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口腔白斑等黏膜病變,引起黏膜燒灼感、潰瘍、變白,最後造成張口及吞嚥困難,甚至引發癌變,口腔癌患者中半數以上有嚼檳榔的習慣。嚼食檳榔吞下的汁液,還可能引起咽喉和肝髒的病變。

  【保健指南】要堅持早晚溫水刷牙,餐後漱口,每次刷牙時間不要少於3分鐘。刷牙是控制牙菌斑的主要方法,最好採用豎刷的方式,提倡使用牙線或牙縫刷。漱口水不需要天天使用,漱口水更不能代替刷牙的功效。

  此外,最好定期到專業口腔醫療機構進行常規檢查,可及時發現問題並進行處理。

  衛生部在去年9月20日全國愛牙日時倡議:潔治(洗牙)是清除牙石最有效的方法,提倡每年1次,到具備執業資質的醫療機構潔治,預防牙周病的發生。

  口腔疾病與全身疾病可相互影響

  冬日嚴寒乾燥,各種口腔問題增多,人們往往認爲是飲食上火,其實許多反覆發生的問題,可能是一些疾病的早期症狀,不能忽視。

  比如人們常加重飲食的熱辣口感,牙齦紅腫、出血、牙齒痠痛等問題就常有發生,不少人認爲是飲食上火,卻不知這可能患上牙周炎。不少患者由於忽視反覆發生的牙齦腫痛,不及時就醫,使病情延誤,牙齦萎縮,牙齒日漸鬆動,最後不得不拔牙。

  在我國牙周炎的發病現象十分普遍,35歲以上的成年人中,85%的人都患有牙周炎。在冬季更易發生,它也是導致許多人牙齒脫落、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反覆發生的口內黏膜疼痛、潰瘍,也可能是一些癌前病損的症狀。比如進食熱辣刺激性食物時口腔內灼痛,軟齶經常起皰疼痛、有異物感,不能張大口,都可能是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的表現。

  主要病因與咀嚼檳榔有關,這樣的患者往往口腔內黏膜發白,牙齒磨耗嚴重,不能接觸酸冷食物。而口腔內糜爛疼痛,長時間不能癒合,有時長達數月或數年,愈合後又反覆發作,則有可能是口腔扁平苔蘚的症狀,也是另一種癌前狀態。

  【保健指南】冬季,是心腦血管等疾病高發的季節,口腔問題也會因某些全身問題而加重,比如有高血壓的牙周病患者,可能出現夜間出血等。

  因口腔疾病與全身疾病可相互影響,常見的牙周病會誘發或加重全身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早產、老年癡呆等。全身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某些血液病等也會在口腔有所表現,因此,我們應高度警惕某些全身疾病在口腔中的信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