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已經睡醒了,可身體就是不能動彈,無論自己再怎樣用力,卻都使不上勁兒,連睜開眼或翻身都不行,想叫家人也叫不出聲,就好像有什麼東西在身上壓着。掙紮了幾分鐘後才終於醒來,人覺得全身很累,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鬼壓牀’?”對此專家表示,上述情況是“睡眠癱瘓症”的症狀,在民間被俗稱爲“鬼壓牀”或“鬼壓身。其實時常有人出現一種睡眠障礙,有的人睡眠處於半睡半醒的狀況,同時還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幻覺,甚至還能聽見周圍的聲音,但卻一動也不能動、極難移動身體,這是‘睡眠癱瘓症’在作祟”。


  易有“睡眠癱瘓症”的人羣


  睡眠癱瘓症是發生在睡眠週期中的快速動眼期(REMstage),快速動眼期正是我們進入熟睡開始作夢的睡眠週期。在快速眼球運動睡眠狀態下,人的做夢活動加速,身體隨意肌開始靜止,這種臨時性癱瘓有時會導致患者在夢醒後仍然無法動彈。在快速動眼期中,我們的骨骼肌除了呼吸肌及眼肌外,都處於極低張力的狀態。


  睡眠癱瘓症可以算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和鬼怪無關,對身體健康也不會有什麼不良影響。它通常在壓力比較大、過度疲累、作息不正常、失眠、焦慮的情形下比較容易發生。試着不要讓自己太累,不要熬夜,維持正常的作息通常就會減少發生的機會。


  7個催眠術成就優質睡眠


  1.睡前兩小時關閉大燈換小燈


  專家認爲,培養身體對光線的刺激反應可以幫助順利入睡。例如早晨的燈光要明亮,晚上的燈光要昏暗,這樣有助形成固定的生物鐘。專家建議每天晚上八點後,無論是否準備睡覺,都要把明亮的大燈換成夜光燈,爲進入準睡眠狀態做好環境上的準備。


  2.享受閱讀爲一場好夢打底


  睡前閱讀是學生時代的記憶,但也是最值得堅持的睡前儀式。不是嗎?學生時代的我們少有睡不着的記憶,很多好習慣沒有堅持下去,比如睡前讀書。現在是時候重新揀起這個習慣來,並有意識地把它培養成爲你的“睡眠前奏”。當然,你完全不必讓自己選教科書,忙碌了一天的你,睡前最好的陪伴是遊記散文一類的書,讓閱讀時的心情放鬆和愉悅,不需要太多激發腦細胞的思考。睡眠專家說,所有勵志類、職商類容易讓人腎上腺加速分泌的書都不適合進入我們的睡前閱讀書錄中。


  3.喝杯熱豆漿補充當日最後一道營養餐


  研究發現,豆漿和牛奶確實有催眠的效果,對于敏感的身體來說,完全能夠分辨出喝與不喝之間的不同。


  牛奶和豆漿中不但含有幫助睡眠的L-色氨酸,還有強化骨骼和牙齒鈣元素。讓補鈣在睡眠中完成,真就有這麼舒服的事兒。


  4.一個人發會兒呆把發呆培養成爲你的睡前必做


  睡眠專家認爲,睡前享受一段真正安靜的時光是很好的睡前儀式。無法入睡是因爲頭腦和身體還沒有與白天的諸多任務告別,獨自呆一會是卸下包袱,讓精神傾空的睡前儀式。


  安靜地享受獨處是一種能力。調查顯示,每天擁有獨處時光的職業人幸福感更強。睡眠專家說,對於人來說,入眠本身就是一場孤獨的旅行。


  5.寫博客流水帳記錄當日成就


  不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那種公告板似的博客,是完全只給自己的日誌。有時我們從內心不想讓自己休息,覺得很多事還沒做,萬般糾結之中躺在再舒適的牀上也沒睏意。不如每天睡前列個簡單的流水帳,不用在意文筆,只爲記錄下一天的收穫,讓自己在睡前充滿成就感。


  6.溫水泡澡給身體下達放鬆指令


  沐浴是一種百試不爽的放鬆法。所以,水療自古就被人們推崇並能在各種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開花。神經和身體都在緊繃狀態下的你,可以通過水的愛撫卸下一身的疲憊和煩惱,當水滴落在皮膚上時,就是你在內心“允許”自己開始進入睡眠準備階段的儀式。


  如果你熱衷“每天花三十分鐘時間往身上塗抹各種乳液”,那麼回報你的除了芳香通透的肌膚,還有一個安穩的睡眠。因爲這類似一場自我按摩的過程,被雙手關照過的身體因此更加放鬆、自然。


  7.入睡前30分鐘播放固定的催眠音樂


  音樂是幫助身體意識到即將進入睡眠狀態的好方法。好的睡眠儀式還包括在入睡前播放固定的音樂(比如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或其他什麼對你有特殊意義的歌曲或音樂),讓身體漸漸安靜起來,並讓樂聲成爲酣暢睡眠的前奏。


  美國有研究發現,長期聽着音樂入睡能降低心臟病的發病機率。科學家做過一個爲期5年的對比調查,在柔緩的音樂聲中入睡的人比另外一組安靜入睡的人睡眠質量更高、心臟更健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enhao8 的頭像
    cheenhao8

    健康小屋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