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上搜索“腰椎間盤突出”,有相關結果約27100000篇。近年來,腰椎間盤患者年輕化的趨勢愈來愈突出,其中35歲以下的年輕患者幾乎佔一半,並且大多數人爲從事伏案工作的白領人羣。這種變化讓年輕的70後、80後們真的很“受傷”!
什麼是腰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位於相鄰的兩椎體之間,由內、外兩部分構成,外部爲纖維環,由多層呈環狀排列的纖維軟骨環組成,圍繞在髓核的周圍,可防止髓核向外突出,纖維堅韌而有彈性;內部爲髓核,是一種富有彈性的膠狀物質,有緩和衝擊的作用。在過度勞損,體位驟變,猛力動作或暴力撞擊下,纖維環即可向外膨出,從而髓核也可經過破裂的纖維環的裂隙向外突出,這就是腰椎間盤突出。
腰椎病變的黃色預警
腰疼,坐、站、活動出現困難;
腿疼,腿麻,腿無力,行走困難;
臀部疼痛,麻木。
腰椎病“戀上”年輕白領
以前,腰椎間盤突出症多見於中老年人和長期從事體力勞動的人羣。現在,腰椎間盤突出症不但年輕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而且大多數爲從事伏案工作的白領人羣,如記者、辦公室文員、銀行職員及IT人員。
長期使用電腦的人往往由於坐姿不良,使得腰椎間盤長期處於高壓狀態,甚至會達到平臥位時的11倍,這很容易增加腰椎間盤突出症發病的可能性。不正確的坐姿和長時間的案前工作是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症年輕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實不光是辦公室人羣,70後、80後的開車一族也成了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重災區”。由於駕駛時腰部的不良姿勢過久、座位與方向盤的高度不協調以及腰骶部受到長時間的顛震,非常容易引發腰椎間盤突出症。像北京這種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318萬輛的大城市,由此引發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數量是非常可觀的。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其他誘因
突受外力——易發腰扭傷
正常的腰椎間盤富有彈性和韌性,具有強大的抗壓能力,可承擔450公斤的壓力而毫髮無傷。但這些力量必須和緩地從正面壓下,如果突然受力或在缺乏運動後突然用力,很容易突破它的承受極限,引發腰扭傷。
疲勞——腰椎過度屈曲
在我們的日常活動中,腰椎大多處於屈曲狀態,過度工作就等於增加腰椎屈曲的時間。統計表明,腰椎屈曲的頻度一天中最高的可達3000-5000 次。這種過多的、反覆的屈曲是造成椎間盤病變最常見的原因。
振動——開車時脊柱被反覆拉伸
腰骶部的固有頻率和行車中座椅的振動在同一個低頻範圍,所以開車時腰椎很容易和汽車產生共振。這種共振意味着脊柱不斷地被壓縮與拉伸,同時使周圍組織肌肉也跟着疲勞,影響腰椎間盤的新陳代謝速度,會加速腰椎的退化、變形。
小心腰椎間盤突出症的4個誤區
誤區一 腰腿痛不算病。
現在很多患者,尤其是一些年輕患者,在疾病早期表現爲腰腿痛的情況下重視不足,簡單地以爲只要注意休息就能自愈。這其實是錯誤的,因爲如果是腰椎間盤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那麼隨着病情的發展,它還可能引起下肢麻木、冷涼、無力,甚至癱瘓和大、小便障礙,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誤區二 腰椎病治不好。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特點是容易復發,尤其是神經功能障礙者,修復過程較長。因此,有的患者認爲此病治不好。其實,腰椎間盤突出症治療的總體效果非常好,通過嚴格正規的治療,優良率在95%左右。
誤區三 迷信影像學檢查結果。
CT、磁共振等影像學設備爲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提供了直接的影像,可明確突出的大小、類型、位置等。這些優點使一些患者容易忽視它們的不足之處,進入唯影像學診斷而與臨牀脫節的誤區。其實,CT檢查假陽性、假陰性並不少見,只做CT檢查,非常容易漏診、誤診。MRI(磁共振)對椎間盤突出的診斷準確率達90%以上,但有腰椎畸形者或機器性能欠佳者,其診斷準確率常受影響。所以,應結合患者發病年齡,疼痛的部位、性質、程度、發作規律、腰部外形及活動度、物理檢查等多方面加以綜合分析與判斷。
誤區四 盲目拒絕手術。
對於手術治療心存恐懼、盲目地拒絕手術治療也是一種常見的認識誤區。據專家介紹,在腰椎間盤突出症中,完全突出型、突出破裂型和髓核遊離型的患者,只有通過手術的方法才能治癒,而且越早越好,否則,神經功能的喪失可能會成爲永久性的,這將給患者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失。
保護好腰椎的3個關鍵
預防是避免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關鍵,那麼我們如何在生活中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症呢?如果能做到以下幾點,腰椎間盤突出症就不會困擾我們的生活了。
關鍵1 改善坐姿,注意勞逸結合。
長期伏案工作的人,應保持正確的姿勢以減少腰椎間盤的壓力,並定時伸展腰部。專家建議,伏案工作60分鐘後應活動10分鐘,以緩解疲勞的肌肉。駕車的白領應把座位適當地移向方向盤,使方向盤在不影響轉向的情況下儘量靠近胸前,同時靠背後傾角度以100度爲宜,不要使後傾角度太大,並調整座位與方向盤之間的高度。
關鍵2 學會合理用力
當我們需要彎腰搬重物、彎腰抱小孩或突然扭腰時,都有可能損傷腰部肌肉以及腰椎間盤。因此,搬擡重物時,大家應蹲下來,將身體向前靠,使重力分擔在腿部肌肉上。那些較少進行體力勞動的人尤其應該注意這一點。
燕飛式:俯臥位更符合腰椎的曲線,雙上肢平伸後上舉,頭和軀幹儘量後仰,同時雙下肢努力後伸,注意要腰部用力。
五點式:仰臥位雙膝彎曲,以頭部、肩膀、雙足當支點,儘量把腰腹部擡起,然後緩慢放下,一起一落爲一個動作。每天起牀和睡覺之前做10~15次就可以把腰部鍛鍊得強大一點。
關鍵3 加強腰背肌肉鍛鍊
強健的腰背肌肉對腰椎有維持和保護作用。專家指出,游泳是非常好的鍛鍊腰肌的方法。游泳時,腰和脊椎都是伸展的,符合人的正常生理曲線, 而且使腰椎肌肉保持很好的緊張度。
經常練習“燕飛式”和“五點式”也是鍛鍊腰背肌肉的好方法。
專家提醒 發現疾病儘早就醫 抓住最佳治療時機
專家指出,在早期發現疾病症狀的情況下,應及時就醫,採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方式,抓住最佳的治療時機,從而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對於疾病而言,在治療的黃金時間及時醫治是康復的一個重要條件。
目前,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主要分爲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
非手術療法主要有:臥牀休息、腰圍和支持帶、牽引療法、推拿療法、鍼灸療法、封閉療法等,非手術療法對臨牀症狀和體徵輕的患者有效。非手術療法治療3個月以上無效,出現下肢麻木、大小便異常的情況,應及早考慮手術治療,這兩種情況表明神經的壓迫程度已經中度以上,盲目長時間保守治療往往延誤診治或出現併發症。
對於一些只有手術治療才能康復的患者,手術治療的安全性成了他們最主要的疑問。專家指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手術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手術,改善效果明顯,可以極大地提高生活質量。雖然手術有一定的難度,但只要患者到正規大醫院的專科進行手術,手術安全是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