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八門“肚臍病”的調治

  新生嬰兒的肚臍十分嬌嫩,如果不注意清潔衛生或處理不當,就容易發生各種各樣的疾病,嚴重危害寶寶的身心健康,故應引起年輕媽媽的高度重視。


  臍炎 臍炎多因產程延長,產道感染及斷臍後臍帶被污染所致。臨牀表現爲臍部有少量粘液及膿性分泌物,周圍皮膚紅腫發熱,甚至糜爛。有時炎症向腹壁皮下擴散,形成腹壁蜂窩組織炎,臍炎若持久不愈,肉芽組織過度增生,可形成臍部肉芽腫。急性臍炎應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抗菌素,局部進行清潔消毒,可用呋喃西林紗布溼敷或塗2%龍膽紫,對臍部肉芽腫可塗10%硝酸銀燒灼,對較大肉芽腫可手術切除。

  臍瘻 臍瘻是由於嬰兒臍帶健康問題,使臍部與小腸之間形成了相通的管道,故又稱腸瘻。臨牀表現爲臍帶脫落後臍孔處可見凸出鮮紅粘膜,臍中心有一瘻孔,此孔經常有惡臭分泌物及糞質排出。臍瘻如長久不愈,局部會出現糜爛性皮炎。臍瘻宜在新生兒期手術治療。

  臍竇 臍竇即指卵黃管在腸部閉合,但在臍端未閉合,用探針可發現臍部有短淺竇道。臨牀表現爲臍部有較小的圓形紅色粘膜凸出,粘膜可分泌無色液體,無惡臭味,不帶糞質。該症宜在臍帶脫落之後,始終保持局部清潔衛生,待六個月後行手術切除臍竇。

  臍茸 臍茸即指胎兒時期臍部粘膜的殘留物,臍部無竇道。臨牀表現爲臍部外表呈紅色,看上去很象一小塊粉紅肉,觸之易流出少量血性粘液。臍茸早期宜遵醫囑用5—10%硝酸銀燒灼,無效時可行手太切除。

  臍尿管瘻 臍尿管瘻即指臍帶內未閉的殘留管道。臨牀表現爲肚臍下方有瘻孔,併爲皮膚或粘膜所覆蓋,此孔常流出帶尿味的液體,尤當患兒咳嗽、哭鬧等腹內壓增高時漏尿更明顯。該症宜在新生幾期將瘻管切除,若小兒無下尿路梗阻,只單純手術閉合瘻管即可。

  肚臍溼疹 肚臍溼疹爲嬰幼兒的常見病,臨牀表現爲肚臍內或周圍常有較小的紅色丘疹或皮膚糜爛,分泌物時多時少。由於該症特別瘙癢,故臍周圍常可見抓疤。治療時可服抗組織胺藥及鎮靜劑,如撲爾敏、鹽酸苯海拉明等,對皮損有廣泛滲出並繼發感染應及時選用有效抗菌素控制感染,局部用硼酸溶液溼敷,待皮疹乾燥結痂後再塗乳劑或糊劑,如黑豆餾油、糖餾油等。

  臍疝 臍疝亦是嬰幼兒的常見病,該症均系患兒發育缺陷所致。臨牀表現爲出生後臍部有圓形或卵圓形的可復性腫物,每當患兒安靜或臥牀休息時腫物即可消失,但當患兒咳嗽或哭鬧時腫物又會出現,用手還納腫物時可聽到“咕嚕”“咕嚕”的腸鳴音,指端伸入臍孔內可清楚觸得臍環邊緣。臍疝在2歲以內可暫不做處理,因其多數患兒都能自愈,但對2歲以上且臍環大於2釐米者,就應進行手術治療。

  綜上所述,小兒臍部易發生多種疾病,故年輕父母平時要注意觀察寶寶的肚臍,一旦發現上述疾病,就應儘早治療,使寶寶免受病痛之苦。

編輯推薦:肚臍和腹股溝脫腸的護理  給新生兒肚臍消毒最好的藥  新生寶寶肚臍病變觀測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