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有如此“現代”的生活方式,沒有電子產品活不了,可殊不知把疾病隱患也帶在了身邊。
在iphone、ipad橫行的時代,你是否想過這些電子產品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把腫瘤輕易地送到你的枕邊。別說我草木皆兵,經常玩電子產品可不只是影響睡眠那麼簡單。有醫學證據表明:膠質瘤高發與現代人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有關,而膠質瘤中最常見的是腦腫瘤,這種疾病在人類十大常見腫瘤中的致死和致殘率中都排名靠前。怎樣使用這些電子產品纔好呢?跟着往下看:
1、少煲電話粥
隨着話費越來越便宜,人們越來越懶,很多人開始懶得打字改用打電話發微信聊天。發微信聊天還好,如果長時間打電話,大腦就會不斷的受到手機的輻射。因此最好不要長時間通話,如果一定要長時間接打電話,儘量用耳機,或者每隔2-3分鐘就換一邊耳朵接聽。
2、睡前不玩電子產品
很多人,尤其是80、90一代,似乎患上了睡眠強迫症,如果睡前不刷一刷微博,玩一玩微信就睡不着。其實這樣不但會損傷視力、影響頸椎、影響生物鐘、造成慢性疲勞等問題之外,還會輻射面部皮膚,讓皮膚容易粗糙長斑。
3、睡覺關機才正確
怕別人有急事聯繫不到自己、玩着玩着就睡着了、怕有緊急情況無法報警呼救,各式各樣的理由讓很多人選擇晚上睡覺時不關手機,甚至有人將手機放在枕頭邊或是牀頭櫃。這種做法雖然方便了撥打電話,但卻讓大腦整個夜晚都處於手機的輻射過程中。爲了健康晚上睡覺還是關上手機吧,實在不能關手機最好放在1-2米以外的地方爲好。
4、不要長時間貼身攜帶
坐地鐵、擠公交時會發現幾乎每個人都在玩電子產品,不管是聽歌、看電影還是玩遊戲,手機、IPAD都是貼身攜帶,有時在單位工作都會不離手。這種長時間將電子產品貼身攜帶的習慣會讓讓輻射一直如影隨形。電子產品不用時最好放在包裏,如果沒有包一定要放在衣服外兜,將鍵盤一面朝向自己外殼一面朝外。
5、不清對話講話時,不要使勁貼在耳朵上
在電話不清楚時人們往往潛意識的將耳朵緊貼在電話上以便聽得更仔細一些,但是手機信號弱的時候,會自動提高電磁波發射功率。此時把耳朵貼近,頭部受到的輻射就會成倍增加。打電話還是找個信號好的地方吧,不要去犄角旮旯。
6、充電時候不能打電話
手機正在充電,電話來了怎麼辦?拔掉充電器再接電話!因爲手機在充電時接打電話,通話或連接網絡的瞬間,電壓比平時高很多倍,手機內部零部件會因此受損。而且充電時的輻射也比平時高數十倍。
7、適當休息走出戶外
雖然宅男宅女是一種流行趨勢,雖然網購有時會比實體店便宜很多,雖然電腦裏有很多東西吸引我們注意,但是不要長時間接觸電腦、手機、IPAD,讓身體和眼睛都有一個放鬆的時間。走到大自然中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接觸一下身邊的人,不但緩解疲勞還可以降低身體被輻射的時間。
8、封閉空間裏少打電話
信號差時手機的功率會自動加大,從而造成其輻射的強度增大。基於同樣的道理,在電梯、樓道等小而封閉的環境裏打手機身體所受到的輻射要比普通情況下多的多。沒有什麼緊急的事情還是少在封閉的地方打電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