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細胞肺癌的最新研究進展是個體化治療。肺癌的發生機制非常複雜,它是由不同驅動基因引起的一大類疾病。比如肺腺癌就不是獨立的一種疾病,按照驅動基因的不同劃分可以分爲十六種疾病。隨着驅動基因的發現,以往兩種肺癌(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兩套治療方案的模式被打破。目前有70%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可以查出驅動基因。通過驅動基因的檢查選擇相應的靶向藥物,以達到個體化治療的目的。
肺癌治療目前面臨的問題:
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沒有真正做到個體化治療。比如目前我國只有10%的病人接受了EGFR基因的檢測,沒有檢測的病人就無法進行個體化治療。除此之外,還存在檢查和治療的誤區,比如各種指南、方針沒有按規定執行,檢查和治療的不足和過度等問題。
肺癌篩查如何改進:
肺癌的篩查是將來發展的一個主要對象,因爲篩查可以有效降低肺癌的總體死亡率。但是篩查也存在不足之處,如非肺癌患者進行了不必要的檢查和治療,不但浪費了醫療資源,也給病人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傷害。因此,我們需要全面評估篩查的優缺點,不斷完善篩查方案。
肺癌用藥如何改進:
很多在臨牀醫師使用的藥物都缺乏相關的循證醫學證據,腫瘤的輔助用藥更是到了氾濫成災的地步。很多病人並不需要聯合用藥,比如一線化療失敗的病人應該進行單藥化療,但是很多醫生還是採用雙藥化療,過度的化療只會給病人帶來傷害。因此在單一用藥或者聯合用藥時,我們要嚴格遵循治療指南上的要求。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