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最新的研究表明,愛吃肉的女性患結腸癌的風險是正常人的1.5倍。這一結果是通過對大阪、巖手、茨城、秋天、新瀉、長野、高知、長崎、沖繩等九縣的45~74歲的男女共約8萬人10年以上的追蹤調查得出的。


  結果顯示,每日攝入包括火腿香腸在內的肉製品130克的組別的男性比每日只攝入肉食20克的組的男性患結腸癌的風險高了1.4倍。而每日攝入牛肉豬肉等肉製品90克的組的女性比只攝入10克的組的女性患結腸癌的風險高了1.5倍。


  專家建議女性朋友,最好注意葷素搭配,別過度吃肉。從營養學角度來說,人類飲食的葷素黃金比例應該爲2:6,即2分葷6分素。


  葷素搭配 遠離結腸癌


  近幾年,由於結腸癌的發病率較廣,死亡率也在逐年增加,因此,預防結腸癌就變得至關重要。


  1、定期檢查:對大腸癌的高危人羣,如40歲以上男性,家族性多發性腸息肉患者,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慢性血吸蟲病患者及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應定期檢查,警惕大腸癌的信號及早期症狀,如大便習慣改變,腹瀉、便祕交替,大便帶血或黑便,大便形狀變扁變細等。


  2、改善飲食習慣:改變以肉類及高蛋白食物爲主食的習慣。少吃高脂肪性食物,特別是要控制動物性脂肪的攝入。合理安排每日飲食,多吃新鮮水果、蔬菜等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纖維的食物,適當增加主食中粗糧、雜糧的比例,不宜過細過精。


  3、防治腸道疾病:積極預防各種息肉、慢性腸炎(包括潰瘍性結腸炎)、血吸蟲病、慢性痢疾等,對於腸道息肉更應及早處理。大腸息肉分爲五大類,即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生化性息肉及黏膜肥大贅生物等,其中腺瘤性息肉是真性腫瘤性息肉,是結腸癌的癌前病變,所以當發現結腸腺瘤時,應在良性腺瘤階段予以摘除,並進行病理學檢查。如果不早期治療,絕大多數會變成大腸癌。另外,應積極治療習慣性便祕,注意保持大便通暢。


  4、積極鍛鍊:尋找適合自己的鍛鍊方式,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自我放鬆,緩解壓力,保持良好的心態。


  腸癌的唯一根治方法是早期切除癌腫


  結腸癌病發率之高,危害之大,很多“談癌色變”的人不僅憂心忡忡,即使平日做好了結腸癌的預防措施,但萬一還是逃不過結腸癌的糾纏怎麼辦?結腸癌能治好嗎?結腸癌的存活率高嗎?對於諸多問題,專家也無法給出具體的答案,但只要你早日發現早日預防,並早日做好治療,結腸癌的存活率還是很高的。下面推薦三種治療方法,患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1、外科治療:腸癌的唯一根治方法是早期切除癌腫。探查中如發現已有癌轉移,但病變腸曲尚可遊離時,原則上即應將大腸癌切除,以免日後發生腸梗阻;另一方面,癌腫常有糜爛、滲血或伴有繼發感染,切除後能使全身情況獲得改善。對有廣泛癌轉移者,如病變腸段已不能切除,則應進行造瘻或捷徑等姑息手術。


  2、化學藥物治療:腸癌根治術後,仍有約50%病例復發和轉移,主要是手術前未能發現隱匿轉移竈或術中未能將病竈完全切除。因此在剖腹手術前,先進行腫瘤腸腔內化療或直腸癌術前灌腸給藥,可阻止癌細胞擴散,殺傷和消滅癌細胞。術後繼續化療,有可能提高根治術後的5年生存率。也可以用來減少腫瘤復發的機率,姑息性化療用於晚期腫瘤。


  3、放射治療:通常作爲手術和化療的附加手段,以減少腫瘤復發的機率.療效尚不滿意,對晚期直腸癌病例,用小劑量放射治療,有時能起到暫時止血、止痛的效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