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失調是婦科常見病,常表現爲月經週期或出血量的異常,或是月經前、經期時的腹痛及全身症狀。病因可能是器質性病變或是功能失常。許多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高血壓病、肝病、內分泌病、流產、宮外孕、葡萄胎、生殖道感染、腫瘤(如卵巢腫瘤、子宮肌瘤)等均可引起月經失調。下面一起瞭解一下吧!


  1、過度節食致月經不調


  有關專家研究表明,少女的脂肪至少佔體重的17%,方可發生月經初潮,體內脂肪至少達到體重22%,才能維持正常的月經週期。過度節食,由於機體能量攝入不足,造成體內大量脂肪和蛋白質被耗用,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礙而明顯缺乏,影響月經來潮,甚至經量稀少或閉經,因此,婦科專家提示,追求身材苗條的女性,切不可盲目節食。


  2、壓力過大導致月經不調


  正值生育年齡的女性,如果長期處於壓力下,會抑制腦下垂體的功能,使卵巢不再分泌女性荷爾蒙及不排卵,月經就會開始紊亂。同樣,長期的心情壓抑、生悶氣或情緒不佳,也會影響到月經。


  3、過度清洗招來陰道炎


  女性陰道內的微生物菌羣中有一種抵抗外來病菌侵襲的乳酸桿菌,被稱爲陰道的“健康衛士”。這種乳酸桿菌主要棲居在陰道側壁的粘膜、皺褶中,其次位於陰道穹隆和宮頸處。在健康女性陰道排出的活菌數中,乳酸桿菌的數量可達8000萬個/毫升,佔所有菌羣數的80%左右,所以,醫學上常以陰道分泌物中乳酸桿菌的數量來確定陰道的清潔度,及判斷陰道自潔功能的好壞。


  4、便祕也會導致月經不調


  便祕可能會引起女性月經紊亂。直腸內大便過度充盈後,子宮頸會被向前推移,子宮體則向後傾斜。如果長時間反覆發生子宮後傾,闊韌帶內的靜脈就會受壓而不暢通,子宮壁會發生充血,並失去彈性。若子宮長久保持在後傾位置,就會發生腰痛、月經紊亂。


  5、性行爲過早惹上宮頸炎


  調查資料顯示,女性初次性行爲發生在18歲以前的,其宮頸病變的發病率比20歲以後發生初次性行爲的高出很多倍。這是因爲青春期宮頸上皮發育尚未成熟,抗病能力差,免疫系統也易受致癌因素的刺激而得病。其次,對於女性本人或其配偶有多個婚外性伴侶的,其患宮頸癌的危險性比只有一個固定性伴侶的高2-3倍。因爲性伴侶越多,受人乳頭瘤病毒(HPV)、皰疹病毒和人鉅細胞病毒等持續感染的機會就越大,患病機率也越高。


  6、濫用藥影響女性健康


  濫用或經常大量使用抗生素,對女性而言可致月經失調、不排卵、閉經,這可能是藥物抑制和傷害了人自身的抵抗力,導致了機體功能障礙。


  此外,抽菸、酗酒等不良嗜好也是引起宮頸疾病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總之,女性平時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這樣婦科疾病才能遠離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