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男性比女性容易患上這種癌症。有一項研究,通過對經常吃宵夜的人羣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宵夜對於胃的損傷特別地大,如果在夜間頻繁地用餐就會導致胃黏膜就不能得到及時地修復,此外食物還會留在胃裏面導致大量的胃液分泌。
八大飲食習慣傷胃 容易引起胃癌
1、三餐不定
胃是一個習慣遵守“時間表”的器官,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峯和低谷,以便於及時消化食物。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沒有食物中和,就會消化胃黏膜本身,對胃黏膜造成損害。飢一頓,飽一頓,經常不吃早餐,有時又暴飲暴食,加之開夜車、生活無規律,讓胃癌發病有了“良好”的土壤。
2、飲食不當
易患胃癌的行爲如嗜食鹹魚、鹹肉、鹹蛋等醃製食品,或喜好燻烤食物,這些食物中含硝酸鹽較多,而硝酸鹽在胃內可轉化爲亞硝胺類化合物,是誘發胃癌的“元兇”。有的青年吃飯狼吞虎嚥或食之過飽,經常加重胃腸負擔,還有年輕人嗜食火鍋及“麻辣燙”飲食,這也爲胃癌的發生創造了條件。因此,應多食新鮮蔬菜,其中的維生素C能阻斷亞硝胺在體內的形成。
3、吃得太燙可致癌
人體的消化道黏膜非常嬌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過這個溫度,黏膜就會被燙傷。像剛沏好的茶水,溫度可達80—90℃,很容易燙傷消化道。如果經常吃過燙的食物,黏膜損傷尚未修復又受到燙傷,反覆地燙傷、修復,會引起黏膜質的變化,進一步發展變成癌症。
4、酗酒
經常過量飲灑是易患胃癌的行爲,致使胃部屢屢遭受乙醇的劣性刺激,特別是乙醇含量較高的烈性酒,容易引起胃部慢性炎症,進而損壞胃粘膜。
5、抽菸
吸菸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了,而且很可怕的是青年人吸菸的人羣越來越多。但是過量吸菸是青年人易患胃癌的行爲之一。香菸的煙霧中含有多種可致細胞突變的物質。
6、精神緊張
青年人的工作節奏及生活節奏加快,社會上的競爭亦使青年人的心理壓力增加,精神上處於持續應激狀態,亦會反饋性地誘發胃部疾病以致胃癌,這也是易患胃癌的行爲。這也是胃癌的原因之一。
7、喜食煙燻
醃肉、薰魚等加工肉類製品中含有大量亞硝酸鹽,極易形成亞硝醯胺,在胃中直接誘發腫瘤,這也是沿海地區胃癌高發,及日本人胃癌發病率高的原因。瑞典科學家發現,每天攝入加工肉類製品的量每增加30克,患胃癌的機率就提高15%—38%。
8、藥物刺激引發胃潰瘍
幽門螺旋桿菌是引起胃潰瘍的重要元兇,感染上這種病菌大多是由於飲食不潔、相互傳染所致。很多藥品,如解熱鎮痛抗炎類(阿司匹林、撲熱息痛、止痛片)、腎上腺糖皮質激素類(地塞米松、可的鬆)等可直接或者間接地損傷胃黏膜,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引起炎症與潰瘍,危重的會發生胃出血與穿孔。
胃癌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男性比女性容易患上這種癌症。專家指出,消化系統的毛病,如:胃癌、胃炎、胃潰瘍、腸癌等,主要是因爲吃太多動物性食物和加工食品 ( 所謂 “ 加工食品 ” 就是去除纖維、礦物質、維他命的食品,白糖、白米和白麪包等 ) 。
通常肉食動物需要較多的胃液來消化吃下去的肉類,它們的腸道也比較短,以便能夠迅速將腐化的肉食排出體外。很多人和肉食動物一樣愛吃肉,但是,由於人類沒有肉食動物的先天功能 —— 我們的胃液酸度只有肉食動物的一半,無法迅速消化肉食;腸道也比肉食動物的長許多,無法迅速排出腐化的肉食。
專家認爲遠離胃癌 飲食以清淡爲宜
如果無法放棄肉食,飲食也應以清淡爲主,每餐的食物種類不要太多。吃的食物太複雜,對胃部和整個消化系統都是負擔。例如:消化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食物,需要的消化液不同,如果同時食用,兩者都不能完整消化,會造成胃功能透支。
沒有完整消化的食物也容易積存在腸內腐化,提供有害細菌生長的環境,這是致癌的原因之一。所以最好的方法是高蛋白質食物不要和碳水化合物同時吃,例如:肉類不宜和米飯、麪包同時吃。蔬菜可和碳水化合物或豆類配搭,但水果則宜單獨吃。
如果遵守這些原則,就不會對胃部造成太大的負擔,導致消化不良,最後引發各種消化系統的疾病。每餐最好進食一些新鮮、沒有烹煮過的水果、蔬菜和芽菜。它們的維他命對預防胃癌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