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生專家介紹,細菌在被污染的食物中繁殖,併產生毒素,包括腸毒素和細菌裂解後釋放出的內毒素,是發生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基本條件。一般遊客吃了被細菌污染的食物後,不會馬上發生病情,大約在體內潛伏一至兩天才發病。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症狀主要表現爲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畏寒等,嚴重時還會使患者血壓下降、脫水、酸中毒,甚至休剋死亡。常見致病菌有沙門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腸桿菌類、能產生腸毒素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等。
健康飲食專家說,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遊客,表現的症狀也各不相同,這跟人體的防禦功能和食用的數量關係很大,有部分發病的,還有羣體發病的。因此,專家提醒,外出旅遊是一件很開心的事,切記“病從口入”的俗語,在愉悅和開心的同時,不要忘記身體健康。如何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呢?健康飲食小常識的專家提出,關鍵是要做好抑制細菌繁殖工作,大致需要做的事情有以下8條:
1、挑選食品時,無論是肉類還是蔬菜類,都要選擇新鮮、無變質的。進貨關口如果把不住,就等於是埋下了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定時炸彈”。而把不住進貨關口,一般有兩個原因:一是缺乏責任心,二是見利忘義。責任心的問題往往通過完善制度就可以解決,而見利忘義者,是良心“大大的壞了”,是個人品德出了問題,自己的刀是很難削自己把的,只有通過外部嚴格監管才能解決。
2、食物在食用前應充分清洗和浸泡。
3、挑海鮮,最好選擇活的。
4、爲防止熟食被細菌污染,切生的食品和熟的食品所用的刀、砧板要分開;做涼拌菜一定要洗淨消毒,最好不要吃隔夜的涼拌菜。銀耳湯能過夜嗎?有8種食物絕對不能隔夜吃。老闆和工作人員可一定要記牢哦!
5、冰箱裏存放的食物應儘快吃完,冷凍食品進食前要加熱,因爲不少細菌在冷藏、冷凍條件下不會死亡,決不能把冰箱當作食品保險箱。
6、健康生活小常識:有些細菌產生的毒素不怕高溫,因此並不是食物加熱後就可以吃了,一些剩飯、剩菜經加熱後仍有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險,常溫下保存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
7、春遊小貼士:遊客要堅持鍛鍊,提高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
8、賓館和飯店要消滅蒼蠅、蟑螂、紅螞蟻等細菌的傳播媒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