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讓我們聽聽中醫醫院的醫生們有哪些冬季養生“私房經”。

  自制膏方治好早搏

  上海市中醫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朱凌雲告訴記者,規律的睡眠是他最重要的養生法。無論晚上有多少未完成的工作或者有多吸引人的娛樂節目,他都會保證在10點到11點間入睡。工作特別勞累的時候,他更會有意識地提前入睡。

  鑑於平時用腦較多,精神容易疲憊,朱凌雲主任並不主張過於劇烈的運動。他每週都會保證散步四到五次,走到微微出汗時效果最好,既有益健康,又能在散步中慢慢放鬆心情。他說,如果條件允許,經常游泳是最好的全身運動。

  每到冬季,朱凌雲主任會給自己開膏方。他認爲,吃膏方不僅能進補,還能治病,膏方最適合“治未病”,也就是在身體還未進展到疾病狀態時,就及時調整體質,延緩疾病和自身的衰老。他說,自己吃膏方不求快,每年從冬至開始,一天一頓,晚飯後服用,慢慢地堅持吃上半年。連續吃了幾年後,自己原先的早搏症狀慢慢好轉了。

  面對眼下膏方動輒上千元的現象,朱主任的心得是,膏方其實不必求貴,適合自己體質的,纔是最好的。

  芡實山藥常煲湯

  在市中醫醫院失眠專科主任醫師徐建看來,養生並不只是冬天的事,而是一個細水長流不斷積累的過程,人體應該順應不同季節大自然的變化來調整養生的策略。夏季養生的主題應該是“益氣養陰”,冬季則要注意 “調養氣血”。中老年人在調養氣血的同時還要注意“補肝腎”。

  用中藥材和雞鴨等常見家禽一起煲湯,是徐建眼中最簡單易行的冬季養生法。他說,自己家中常備芡實、山藥、枸杞、人蔘、楓鬥、北蟲草等藥材,經常和家禽等食物搭配在一起煲湯,這樣有利於身體吸收藥材和食物的精華。

  徐建告訴記者,許多人都知道冬季要進補,其實進補的基礎是養好脾胃,脾胃是人體的“後天之本”,只有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良好,才能使藥物和食物發揮其最大的效用,否則吃再好的東西也會導致“補不進”的後果。要想養好脾胃,最重要的是戒除油膩、油炸、高脂肪的食物,“膏粱厚味”會在不知不覺中損傷人的脾胃功能。

  紅酒加“五寶”粥

  市中醫醫院風溼科主任醫師蘇曉也有自己的“養生食療方”:山藥、蓮子、枸杞、芡實、米仁,煮粥或打成漿,經常食用。這些藥食同源的“五寶”有健脾、寧心、補肝腎、健脾的效用。

  除了“五寶粥”,蘇曉還常吃一道能預防感冒、提高免疫力的家常菜,就是涼拌木耳和各種菌菇。她說,這道菜尤其適合一些應酬較多的中年人。

  作爲女性,蘇曉推薦紅酒養生,每天小酌半杯,既能養顏,又有益心血管的健康。

  在飲食養生之餘,心理健康也很重要。工作壓力太大時,要學着找到適合自己的舒壓方法。蘇曉的方法就是“聞香”,臨睡前在家中點上一支檀香,既能寧心安神,又可疏肝、理氣。

  不給孩子吃成品膏方

  作爲孩子的媽媽,市中醫醫院兒科主任醫師薛徵經常給女兒準備三種健康食品,不是保健品,更不是快餐零食,而是能夠補脾健脾的鐵棍山藥、白扁豆,以及“天然維生素”——紅棗。

  薛徵認爲,孩子也可以吃膏方,尤其是體質虛弱、經常感冒咳嗽的孩子,但她從不給自己的孩子吃市面上的固元膏等成品膏方,因爲成品膏方大多針對成年人的體質,藥性往往偏熱,或太過滋膩,根據中醫理論,孩子一般都屬於“純陽”體質,進補一定要注意“平補”,少吃熱性的藥材。對於孩子來說,吃膏方前適當吃些開路方也很重要。

  除了吃膏方,薛徵還特別推薦“冬季敷貼”的養生方法。衆所周知,夏季敷貼能治療孩子反覆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其實“三九”敷貼和“三伏”敷貼雙管齊下,更有利於這類孩子的健康。

  大魚大肉不如常吃粗糧

  紅茶、紅棗和核桃是市中醫院腦病科主任醫師劉毅冬季常吃的三種食品。

  他多年來一直堅持少吃紅肉,多吃魚蝦。他認爲,魚蝦既可健腦,又能補充蛋白質、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劉毅說,不少人習慣在冬季大魚大肉地進補,反而忽略了膳食的平衡。他建議肥胖者以及“三高”患者不妨每天吃點粗糧,比如小米、南瓜等。

  面對眼下人們熱衷的膏方養生,他特別建議中風後遺症患者;經常手腳無力、頭暈的帕金森患者可在冬季通過吃膏方來改善症狀,調整身體狀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