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食物安全中心跟進疑似有本地油行生產“地溝油”事件。公佈的初步檢測結果顯示,39個食用油樣本中,有4個樣本的致癌物苯並〔a〕芘含量超標,最高超歐盟標準8.5倍。


  至於該些食用油樣本是否摻有“地溝油”,中心發言人表示,目前還沒有一種特定的科學方法檢測和鑑別“地溝油”,但可通過化學測試,檢測食油有害物質的含量。


  根據早前有報道指懷疑一無牌食品加工廠出售有問題食用油,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採取行動,到有關油行、糧油供應商及12間食肆巡查,並抽取了39個樣本作測試。


  化驗報告顯示,當中兩個樣本的苯並〔a〕芘含量分別爲每公斤16及17微克,超出每公斤10微克的國家標準及每公斤2微克的歐盟標準,兩樣本均取自位於屯門的一間糧油供應商;另外兩個樣本的苯並〔a〕芘含量低於國家標準但超出歐盟標準,分別爲5.8及6.2微克,均取自葵涌一間油行;其餘35個樣本沒有檢出苯並〔a〕芘或含量低於歐盟標準。中心現正追查問題食油的來源及分銷情況。


  食安中心發言人指,由於位於葵涌的油行衛生環境欠佳,食環署會向有關人士發出通知,要求改善衛生情況。此外會繼續就懷疑該處所無牌經營食物業進行調查。如有足夠證據顯示有人違反相關法例,署方會提出檢控。


  香港日前有報章報道,位於新界葵涌的“永興油行”,5年前開始在設備簡陋的作坊內,把來歷不明的廢油,混入花生油及菜油,加以稀釋提煉,然後將混油以低價賣給本地10多間餐館,而上述油行並無食物業牌照。


  現在許多醫生提出食物防癌的相關知識和建議,說明食物的防癌功效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醫學界的認可。但是迄今尚沒有哪項實驗結果能夠肯定經常吃某種食物就一定能預防癌症。因爲一方面,食物成分在消化吸收過程中會發生變化;


  5大最常見的致癌食物:


  1、鹹醃製品:鹹魚產生的二甲基亞硝酸鹽,在體內可以轉化爲致癌物質二甲基亞硝酸胺。蝦醬、鹹菜、臘腸、火腿、薰豬肉同樣含有致癌物質,應儘量少吃。


  2、燒烤食物:烤牛肉、烤鴨、烤羊肉、烤乳豬、烤羊肉串等,因含有強致癌物不宜多吃。


  3、熏製食品:如燻肉、薰肝、薰魚、薰豆腐乾等含苯並芘致癌物,常食用易患食道癌胃癌


  4、油炸食品:由於使用反覆加熱的油,油炸食品中往往含有醛、酮、低級脂肪酸、氧化物、環氧化物、內酯及熱聚合物等誘癌物質。


  5、黴變食品:黴變的花生、玉米、大米及其製品中含有大量的黃麴黴素,是一種強致癌劑,可致肝癌、胃癌、直腸癌乳腺癌、腎癌和卵巢癌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