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了,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可是對許多新手準媽媽來說,懷孕之後應該在生活中注意些什麼,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有哪些應該瞭解的重要事項,這些都十分迷茫。專家表示,懷孕之後,你的生活就應開始有些調整與改變,以便給腹中的胎兒營造適宜的成長環境,順利度過孕期。
本文從飲食營養、衣物選搭、生活作息、出行駕車這4大方面,爲準媽媽提供懷孕初期的完全信息。
PART 1 飲食營養篇
準媽媽:惠蘭
食慾不振·擔心胎兒營養不足
懷孕初期,由於妊娠反應,常常會感到食慾不振,所以也吃得很少,真不知道這樣會不會造成胎兒營養不足的問題。
懷孕初期,準媽媽往往會出現一些妊娠反應,造成食慾下降,相對來說也可能會影響到母體營養的攝取,進而影響到對胎兒營養的供應。針對準媽媽的這一困惑,婦產科醫師將懷孕初期所需的重要營養素整理如下,讓你不再爲胎兒是否會營養不足而煩惱。
營養補充4觀念
觀念1 產前應做營養諮詢
在孕期護理中,營養諮詢是重要的一項。懷孕過程中,如果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就要先被確認出來,按照各種病症的需求擬定不同的營養計劃。此外,營養諮詢也包括因文化差異而產生的不同需求,但都以保證均衡的營養攝取爲原則。
觀念2 避免胎兒體重過低
出生體重過低的嬰兒,罹患多種疾病的機率都會升高。在正常的情況下,母親的體重和胎兒的體重都應隨着懷孕週數的增長而增加。
觀念3 蛋白質有益胎兒的腦部發展
研究顯示,媽媽血液中的蛋白質濃度及氨基酸濃度和嬰兒的運動發展及腦部發展有關係。在懷孕期間,母體可經由胎盤向胎兒輸送氨基酸,以促進胎兒蛋白質的合成。懷孕期間,蛋白質攝取不足可能導致胎兒氨基酸濃度過低,影響胎兒運動發展及腦部智能發展。
觀念4 營養素缺乏或引發後遺症
缺少維生素A:可增加對感染的敏感性,阻礙胎兒生長發育。
缺少維生素D:易造成骨質疏鬆,影響胎兒骨骼發育。
缺少維生素B1:可導致食慾不振、便祕。
缺少維生素B2:可導致口腔炎、脣病、皮膚疾病。
缺少維生素B6:可導致胃腸功能不良、食慾不振、噁心、嘔吐。
缺少維生素C:可導致皮膚瘀傷、易出血、牙齒鬆動、傷口痊癒緩慢。
缺少葉酸:可導致貧血和胎兒神經管缺損。
PART 2 衣物選搭篇
準媽媽:小薇
孕婦愛美麗
懷孕時,雖然挺着一個大肚子,我還是不折不扣地堅持愛美原則呢!我發現,不穿孕婦裝,而是一般的褲裝打扮,可以表現出帥氣利落的一面!
隨着孕周的增加,肚皮日漸隆起,身體也可能會出現水腫。但是只要你選對衣服搭配,大肚婆也可以穿得舒適又美麗哦!
穿出“孕”味時尚要訣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孕媽媽在孕期也不改時尚本色,相當光彩照人。無論你是選擇孕婦裝,還是穿着一般的服飾,要穿出美感與時尚,這可是一項值得探究的學問呢!
把握一些孕期穿衣原則,孕媽媽也一樣可以美麗動人。
一般服飾
款式:可穿着A字型上衣配上大尺寸的褲子、運動品牌的服飾或是具有民族風格的連身衣、長裙等。上下兩件式的配搭,除了可以不讓肚子成爲衆人的焦點之外,也可以延續孕前的穿衣風格。
髮型:流行的髮型可以凸顯個人風格。
選購重點:以上下兩件式的搭配爲基本要領。可以選擇寬鬆的上衣來調節肚子的下襬,也可選擇有伸縮性的針織衫或無袖上衣來突顯肚子的線條,讓自己變得更加性感、美麗。
小配件:配上圍巾、項鍊等飾品,移開衆人在肚子上的視線。
孕婦裝
款式:孕婦裝大多是連身裝或是有鬆緊帶的長褲、七分褲、裙子。
髮型:短髮、自然捲發或馬尾,都可以給人清爽的感覺。
選購重點:以寬鬆的連身裙來支撐肚子,內搭襯衫或針織衫。
小配件:主要選擇休閒風格的飾品。
TIPS 3技巧 孕媽媽選對好內衣
1.材質有彈性又透氣:由於孕媽媽較易流汗,如果選擇不透氣的內衣,容易造成乳房褶皺處悶熱,進而產生溼疹的現象。有彈性的材質,可以與孕媽媽的乳房緊密貼合,穿起來纔會舒服美麗。
2. 寬版肩帶:孕媽媽專用內衣的肩帶,通常都會比一般內衣要寬,這樣可以減輕孕媽媽肩頸的負擔,減少肩頸痠痛的發生。
3. U字型美背設計:孕媽媽在挑選內衣時,應該挑選U字型的美背設計,因爲這種設計能與肩帶配合,一起撐起身體的重量,減輕孕媽媽前胸的負擔。
PART 3 生活作息篇
準媽媽:詩蓓
睡得好,睡得飽,精神會更好!
從事幼教工作的我,每天都必須要精神飽滿才行,但是懷孕初期常常會覺得很想睡,也很容易疲倦。我會儘量讓自己作息規律、早睡早起、不熬夜,到現在我還一直是個精氣十足的小肚婆哦!
懷孕初期,激素水平的變化,常常會讓孕媽媽容易感到疲憊,因此,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是相當重要的。
4大方法讓你睡好覺
1.避免睡前做劇烈運動
睡前3~4小時內不應進行劇烈運動,孕媽媽應該讓自己在最輕鬆舒適的狀況下入眠。
2.避免白天睡太多
正常的睡眠規律爲:晚上11點鐘就寢,早上7點起牀,這樣才能讓精神更加飽滿。
3.摒棄不良的生活習慣
從懷孕初期開始,應該停止抽菸、喝酒、過量喝咖啡與濃茶等習慣,因爲這些除了會影響孕媽媽的睡眠品質之外,也會損害到母體與胎兒的健康。
4.睡眠環境很重要
睡眠環境過冷、過熱或過度吵鬧,都會影響到孕媽媽的睡眠品質,應保持室內環境的恆溫舒適與寧靜。
TIPS 好眠一點通
醫師建議,上牀睡覺前給自己安排至少1小時的舒緩放鬆時間。喝一杯無咖啡因的熱飲,做一點溫和的伸展運動,聽柔和的音樂、翻閱雜誌,看些輕鬆的電視節目等,這些都可以放鬆緊繃的肌肉和神經,讓你的身心處於平靜的狀態,這樣就可以輕鬆得到良好的睡眠。
舒適與寧靜的室內環境,可以幫助孕媽媽安然入眠。
PART 4 出行駕車篇
準媽媽:欣瑜
大肚子還是喜歡開車出行
懷孕前的我喜歡開快車,享受速度與奔馳的快感;得知懷孕之後,爲了寶寶的安全,我不再開快車,但我還是習慣駕車出門。隨着孕周增加,系安全帶的時候會略顯困難,而且反應力與注意力會比較慢。所以,我也開始打算暫停開車。
6要點 孕媽媽選鞋須知
鞋跟 孕媽媽懷孕之後,激素水平會發生改變且血液循環不如以往,容易會發生水腫,因此,孕媽媽應減少穿着高跟、細跟的鞋子,改選寬大底面的鞋子,以保持身體的平衡,防止跌倒。
材質 孕媽媽可選擇真皮、皮質柔軟且透氣的鞋款。
款式 可選擇粘貼帶設計,方便孕媽媽穿脫;選擇鞋頭圓弧形設計的款式,穿着較爲舒適。
尺碼 孕媽媽的腳在孕期會有些變大,因此,孕媽媽在選購孕期穿着的鞋子時,可考慮選購大1~2號的尺碼。
鞋底紋路 醫師特別叮嚀,孕媽媽在選購鞋子時,可不要忽略了鞋底的紋路設計,因爲鞋底的紋路設計關係到與地面的摩擦力,摩擦力大可以防止行走時滑倒。
高度 一般應選擇2cm以下的低跟鞋。
懷孕之後,下肢容易出現水腫,選擇一雙合適的鞋子,就顯得相當重要。
5要點 孕婦駕車須知
醫師認爲,懷孕期間應儘量避免駕車,如果一定要駕車出行,那麼在懷孕的初期與中期尚可,懷孕後期應避免駕車。以下5點駕車須知,供孕媽媽參考。
1. 調整最佳駕駛位置
所謂的最佳駕駛位置如下:
兩手放於方向盤3、9點鐘的方向
背部緊靠在椅背上
兩手自然下垂,無須過度僵硬
安全帶繫於腰部下
腿部自然伸直
大腿彎處位置稍高於臀部
2. 保持正常車速
孕婦駕車應保持正常車速,儘量避免行駛在高速公路上,連續駕車時間應控制在1小時以內,長時間駕車要注意中途停車休息、活動筋骨。
3. 保持車內空氣流通
孕婦對於氣味較敏感,所以孕媽媽駕車時,應保持車內的空氣流通,以免造成身體不適。
4. 切勿新手上路
孕媽媽儘量不要新手上路,因爲懷孕之後,反應力與注意力都會較懷孕之前差,如果又是新手上路,心情會格外緊張,將會更加危險。
5. 保持通訊暢通
醫生特別叮嚀,隨身攜帶手機,並保持充足電量相當重要,這樣可以保證孕媽媽在遇到緊急狀況時,能夠立即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