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6歲的胡爹爹40年前就切除了大部分胃,沒想到近日持續上腹疼痛10多天後,到醫院一檢查竟然是患了胃癌。專家介紹,這種胃癌叫做“殘胃癌”,不能掉以輕心。


  無獨有偶,68歲的周爹爹也是7年前做的胃癌手術,在順利熬過5年後不再定期複查,第6年開始出現吃油膩食物就隱隱腹痛,前幾天突然吐血1000多毫升,因休克收入院搶救的,現在也已經確診是殘胃癌。


  醫院主任提醒,如果曾經接受過胃切除術的患者長期生存良好,而近期出現上腹隱痛不適 、上消化道出血、貧血和消瘦等症狀,那麼就要高度懷疑殘胃是否已經癌變了。如果癌變發生在賁門部 ,患者可有進食後哽噎的表現。但是,這些症狀易被解釋爲胃切除術後的後遺症,常常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而導致診斷延誤。


  什麼叫胃術後殘胃癌


  醫學上是指胃非癌瘤病變手術後發生的胃癌,也稱殘胃癌,並認爲是胃部手術後的遠期併發症。據資料,胃手術後15年內,殘胃癌的發生率是很低的,15年以後,發生率明顯增高,到手術後20年,殘胃癌的發生率比一般人羣要高6~7倍。


  殘胃爲什麼易於癌變


  研究認爲與殘胃易發生萎縮性胃炎有關。胃或十二指腸潰瘍併發出血如進行手術治療,是把胃的大部和胃的幽門一起切除,然後再將殘留的一部分胃跟空腸連接起來。失去了幽門,膽汁和胰液很容易逆流入殘胃,經常刺激殘胃的黏膜,引起慢性炎症,致癌物質可逐漸引起細胞癌變。此外,腸道內細菌特別是桿菌進入胃內,這些桿菌的代謝產物可促使食物中的亞硝酸鹽變成亞硝胺,而亞硝胺是一種致癌物質。


  殘胃癌又該如何預防


  1.嚴格掌握良性病胃切除手術適應證,規範操作,避免切除範圍不足 過去認爲早期胃切除可以預防消化性潰瘍惡變的觀點應予摒棄,可擇期手術的良性胃病患者,於45歲以後再考慮手術較合適。潰瘍病,尤其是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行胃切除術,切除範圍應不<60%,確保達到手術降酸的目的。


  2.胃腸道重建要避免十二指腸胃返流 基於Billroth-Ⅱ式胃手術後返流率幾乎達100%,Billroth-Ⅰ式達23%,胃手術後胃腸道重建應避免以上術式,儘量採用長袢Roux-en-Y式或Billroth-Ⅱ+Braun胃空腸吻合法或直接選擇高選擇性迷走神經切斷術,以減少或避免十二指腸胃返流,減少殘胃癌發生的可能。


  3.熟練掌握吻合技能 胃腸道重建吻合時,要提高吻合技巧,避免組織層次錯位重疊,減少瘢痕組織形成;改用可吸收縫線代替不吸收縫線,消除不吸收縫線殘存的刺激,以降低殘胃癌發生的危險性。


  4.根除HP 專家介紹說,流行病學資料支持HP感染與慢性萎縮性胃炎和腸上皮化生都有一定的病因學聯繫,目前HP被認爲是一個確定的致癌因素,也是胃粘膜發生癌變的導火線,因此根除HP可以顯着減少粘膜層炎性細胞的浸潤, 對於殘胃癌的發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5.定期胃鏡檢查 胃大部切除術後時間越長,殘胃癌的發生率越高,因此,定期胃鏡檢查意義重大,對殘胃癌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