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部署秋冬季甲流防控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做好秋冬季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會議指出,前一個時期,針對全球暴發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黨中央、國務院果斷決策,統一部署,各地區、各有關部門高度重視,積極應對,聯防聯控,依法科學處置,紮實做好各項防控工作,有效減輕了疫情對人民羣衆健康的危害,保障了經濟社會生活的正常秩序。目前,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出現快速上升趨勢,隨着進入秋季,我國本土病例持續增多,聚集性疫情明顯增加,病毒傳播力大於季節性流感。我國的防控工作面臨新的嚴峻形勢。
會議強調,根據當前疫情發展的特點、趨勢和我國的實際情況,下一階段要在內防擴散、外堵輸入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預防措施,嚴控社區傳播,加強重症救治,全力減少疫情危害。要堅持和完善前一階段行之有效的各項防控措施,使之規範化、程序化,並與免疫接種等預防手段相結合。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抓好重點時期、重點地區(場所)、重點人羣和重點環節的疫情防控工作。(一)加強重點時期和重點地區的防控工作。完善跨部門、跨地區信息通報和協調機制、信息發佈機制。制訂和完善針對人員密集流動情況下的鐵路、民航甲型H1N1流感防控應急預案。加強應急值守、衛生應急隊伍和技術準備、應急物資調用等工作。當前尤其要搞好國慶節前後的疫情防控。(二)做好學校等重點場所的疫情防控工作。一旦發生疫情,要科學合理地實施停課等措施,努力減少聚集性疫情發生。加強對農村和城市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努力減少疫情對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影響。(三)完善和加強醫療救治工作。完善治療方案,加強醫務人員培訓,做好大規模救治患者特別是救治重症病例的預案和準備。(四)加強疫苗及抗病毒藥物儲備,積極穩妥做好疫苗接種工作。疫苗研發已通過專家評審,可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分批開始使用。加強基礎、臨牀和防控等方面科技研究,加大科技儲備。重視發揮中醫藥的作用。(五)加強疫情監測和預防工作。密切關注疫情變化,科學研判疫情發展趨勢,有針對性地制訂和完善相關工作方案。公開、透明、科學、客觀地向公衆介紹疫情發展情況,幫助公衆瞭解、掌握防控知識,積极參與社會性防控工作,提高全社會的預防意識和能力。加強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中國內地所有省份均已報告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
衛生部7日通報,目前我國內地31個省區市已全部報告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
警惕甲型流感“第二波”蔓延
8月下旬以來,世界各地報告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呈明顯上升勢頭。隨着北半球地區暑熱消逝、秋涼漸近,甲型H1N1流感正進入了新的蔓延期。爲此,世界衛生組織呼籲高度警惕甲型流感的“第二波”蔓延。
衛生部門提醒公衆如何預防甲型H1N1流感
針對目前甲型H1N1流感仍在廣泛傳播,福建省衛生廳日前發佈消息,提醒公衆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流感。
衛生廳提醒,儘量減少室內聚會,儘量避免與有流感症狀者密切接觸。有發熱、咳嗽、咽痛等流感樣症狀的人員,不要帶病上班、上學,應及時到醫療機構診治,並儘量避免外出或到人羣集聚場所活動。
保持生活、工作環境的空氣流通:經常打開窗戶,保持空氣清新;保持空調的良好性能,並經常清洗隔塵網;避免前往空氣流通不暢、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後要洗手,洗手後用清潔毛巾或紙巾擦乾;不要共用毛巾;不要隨地吐痰。
講究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均衡飲食,根據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保持充足的睡眠,定期參加體育鍛煉,避免過度緊張、疲勞,不要吸菸。
避開傳染源:如果是流感流行季節去醫院要戴口罩,出現不適要及時就醫。
通風是室內空氣消毒的一種辦法。通過通風保持室內空氣的清新,有助於保證機體充足的氧供,如果室內有病菌的話也可將其稀釋,從而減少感染機會。正確的通風方法是打開門窗20至30分鐘,最好能形成穿堂風,一天可重複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