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前,28歲的汪女士順產生下了一個7斤8兩的男孩,全家人都高興不已。更令汪女士滿意的是,自己的奶水非常好,寶寶能吃得飽飽的。可最近幾天,汪女士就不那麼高興了:乳房疼痛、腫脹,同時還伴有發燒。到乳腺科一檢查,醫生說是急性乳腺炎,建議她輸液治療,哺乳也要停下來。

  在我們的QQ羣裏,記者發現也有一些新媽媽遇到了類似情況,雖然經過治療症狀很快就有了好轉,但許多即將升級爲媽媽的QQ友,還是很擔心此類事情落到自己身上,想聽專家說說怎麼預防產後急性乳腺炎。

  產後女性,提防急性乳腺炎

  河南省中醫院乳腺科主任醫師李中玉指出,急性乳腺炎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乳房急性化膿感染,一般初產婦比較多見,產後一個月內是高發期,到了寶寶半歲左右長牙時,會因乳頭損傷而誘發急性乳腺炎,另外,寶寶斷奶期也是急性乳腺炎的高發期。患病後,患者會有乳房疼痛、腫脹、局部發紅、硬結等症狀,觸碰乳房時會有明顯疼痛感,多伴有寒戰、高熱等全身不適,如不及時治療,乳房很可能會化膿甚至發生乳痿。

  談到產後哺乳期女性容易患急性乳腺炎的原因,李中玉分析說,不管是剖宮產還是順產,女性分娩後身體抵抗力都會明顯下降,很容易感染各類疾病。同時,急性乳腺炎也與乳腺局部因素有很大關係。乳頭過小或內陷、乳汁分泌過多或嬰兒吮吸乳汁過少而沒有及時將乳汁完全排空、哺乳姿勢不正確、乳腺管不通暢等因素都會導致乳汁淤積,爲細菌繁殖生長提供良機。另外,乳房出現破損或皸裂時,細菌也容易經由淋巴管而導致乳腺管感染。

  提前預防,妊娠後期就開始

  “爲了避免產後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準媽媽們從妊娠後期就要開始着手預防。”河南中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婦科副主任醫師楊傳英提醒說,首先,在妊娠後期就要經常用溫水擦洗乳房、乳頭,減少細菌附着,增強乳頭皮膚抗病能力。其次,有乳頭內陷的女性,如果症狀較重,應在懷孕前及時通過小手術糾正。症狀較輕者,也應經常用手擠擠或用一次性注射器負壓吸引。再次,如果乳頭出現破損或皸裂,應及時治療,避免細菌通過破損口損害乳腺管。最後,乳汁過多時應及時用吸奶器吸淨,養成定時哺乳的好習慣,儘量避免讓寶寶含着乳頭睡覺。斷奶時應逐漸減少哺乳次數後再斷奶,避免乳汁蓄積過多而引起急性乳腺炎。

  患病停哺,這個做法不科學

  很多患急性乳腺炎的新媽媽都有這樣的困擾:患有急性乳腺炎表示乳房內部出了問題,寶寶食用這樣的乳汁後會不會有不良影響?一些媽媽因此而停止了母乳餵養。對此,李中玉認爲,如果媽媽感到乳房腫脹、疼痛甚至局部皮膚發紅時,不僅不能停止母乳餵養,反而應當增加給孩子餵奶的次數,以便乳房內乳汁更好地排空,盲目停止哺乳反而會導致乳汁淤積,加重急性乳腺炎症狀。

  當然,乳房局部化膿時,還是應當及時停止患病側乳房的哺乳,以免影響寶寶健康,但另一側健康乳房還可以正常哺乳。停止哺乳的同時,還應用吸奶器將乳汁吸出,避免乳汁淤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