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入立秋,天氣變化較大,寶寶易遭受感冒的襲擊。寶寶一旦患上感冒,通常會有打噴嚏、鼻塞及流鼻水等症狀,也可能會出現發燒、食慾降低等情形。如果寶寶持續流鼻水或咳嗽超過一週,或是分泌物(鼻涕、痰)變成黃綠色且比較粘稠,那就代表感冒可能已經引起了一些併發症。

小兒感冒引發的常見併發症

  在廣州醫學院附屬第三醫院門診,兒科主任崔其亮教授不時會遇到家長問,幾天前曾帶孩子找醫生看病,這幾天發熱、鼻塞流涕已明顯好轉,但不知爲什麼,小孩開始指着耳朵說痛。聽完患兒家長的介紹,崔主任對病情已心中有數,馬上請耳鼻喉科醫生會診。果然,小孩患的是中耳炎。由於診治及時,幾天後病情就痊癒了。(但家長心裏不明白,小孩的病明明只是感冒,怎麼會變成耳朵有問題呢?)

  一位8歲的小女孩,開始時僅僅只是患了感冒,發熱、咳嗽數日,經治療仍發熱不退,幾天後精神更差了,這天還嘔吐了2次,訴說有點頭痛,當晚突然四肢抽搐、呼之不應持續了數分鐘,由急救車接來我院。後經證實患了化膿性腦膜炎,也就是說這名女孩從開始時鼻、咽部的病變發展爲顱內的腦膜細菌感染了。(爲什麼感冒會發展成爲化膿性腦膜炎呢?)

  崔基亮解釋:感冒即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變部位主要是在鼻、鼻咽和咽部。發病時病原體對這些部位侵犯並導致產生相應的症狀,如鼻塞、流涕、咳嗽、咽部不適,有的還會出現發熱、頭痛以及消化功能改變等表現。

  引起小兒感冒的病原體90%爲病毒。常見的有鼻病毒、腺病毒、感冒病毒、副流感病毒、埃可病毒及柯薩奇病毒等。小兒患了感冒,只要注意護理,多喝些開水,注意休息,一般可以自愈,病程大約爲5-10天。

  但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時病變可自鼻、咽部蔓延至附近器官而引起各種併發症,如結膜炎、鼻竇炎、口腔炎等,有的如未能及時診治還可能導致嚴重後果,中耳炎就是其中一種。中耳炎如未能予以及時、有效的治療,病情還可以發展,如並髮乳突炎等。由於中耳位置靠近顱腔底部,化膿性中耳炎還可能蔓延發展爲化膿性腦膜炎或腦膿腫。另外,細菌侵入上呼吸道後一般只在鼻咽部隱藏、繁殖,如某些因素使其繼而進入血流,則可直接抵達營養中樞神經系統的血管。本來,血管與腦組織之間有血腦屏障阻隔,以防有害物質從血流進入腦組織,如又再遇某些特殊因素,如小兒免疫功能較弱,則病原菌就有可能透過血腦屏障到達腦膜從而引起化膿性腦膜炎。此外,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治療不徹底還可轉爲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因此,對感冒的診斷、治療決不能等閒視之,關鍵的是對可疑病例醫生或家長都要警惕,及時請專科醫生進行處理。

  常見的感冒併發症

  單純的感冒不要緊,要注意的是可能出現的併發症,這纔是導致病情加重甚至致命的禍根。尤其是對以下5種併發症,爲人父母者不可掉以輕心。

  1、支氣管肺炎 如果孩子在感冒後咳嗽症狀加重,胸部聽診聽到羅音;或者小嬰兒不會咳嗽,則常在其喉部聽到痰鳴,重者可發燒至38℃-40℃,繼而出現食慾不振、睡眠不安等症狀,這就是合併了氣管肺炎。

  2、鼻竇炎 鼻竇是鼻周圍顱面骨內的骨性含氣空腔,其開口與鼻腔相通。引起鼻竇炎最常見的原因是感冒合併細菌感染。

  3、淋巴結炎 小兒頸淋巴結多起源於感冒合併細菌感染。

  4、咽後壁膿腫 小兒咽後壁膿腫,多伴有全身症狀,如寒顫高燒、頭痛、噁心、嘔吐等。

  5、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當小兒感冒合併細菌感染時,由於咽鼓管比成人相對平坦和短,病菌極易由此而致化膿發炎。

  鏈接:鼻塞、流涕≠感冒

  崔其亮告訴我們,寶寶出現打噴嚏、鼻塞及流鼻水時,家長們不能輕易地就推斷是感冒。某些傳染性疾病有類似感冒的症狀,但這往往只是其前驅期表現;另外,過敏症也可以有鼻塞、流涕等。例如,小孩常見的麻疹、手足口病、腮腺炎等傳染病的病原體都是病毒,早期就可以表現爲“感冒”,但這類傳染病有其發病的規律,包括很快就會出現某些特徵性病變,還可能引起心、肺、腦等器官的併發症。因此,對小孩的“感冒”,不能掉以輕心。特別是如果寶寶持續有流鼻水或鼻塞,而且還出現食慾降低,精神不振,甚至發高燒、劇烈咳嗽等情況時,應儘快就醫做詳細檢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