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廣州氣溫驟降,一夜入冬,泡溫泉放鬆身心,成爲大衆逐漸提上日程的出行計劃。然而,11月26日晚,廣東中山一23歲女子在泡溫泉時猝死的新聞,卻給逐漸燃起的“溫泉熱”降了降溫。


  一問:


  溫泉是否人人可泡?


  泡溫泉在我國自古有之,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中醫都對其有過不少讚譽,在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公共衛生專業博士陳祖輝看來,溫泉作爲休閒養生的一種方式,其功效不可否定,但溫泉故有百利,卻也並非人人都適合當“泡湯客”。


  發生在中山的“泡溫泉猝死”事件,給人們提了個醒。事實上,泡溫泉時死亡的事情並不少見。就在今年初,重慶曾先後發生過類似事件,導致兩人死亡。而類似的猝死事件,不時見諸報端,原因包括酒後泡溫泉、身體有隱疾等等,不一而足。


  陳祖輝表示,高血壓、心臟病、婦科病患者、孕婦、皮膚過敏者不宜泡溫泉,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糖尿病患者不宜長時間泡洗熱水澡、蒸桑拿浴和泡溫泉,因爲水溫過高可能致使胰島素吸收加快,機體能量消耗增加,心臟負擔加重,較易出現意外。


  即使是身體健康的人,在一些特定的階段也不應泡溫泉。人在非常疲勞的狀態下不要泡溫泉,包括經常熬夜或者是長途旅遊剛回來,特別是出國有較大時差的;還有身體抵抗力較差、生理週期前後的女性;而在吃得很飽和喝了很多酒的時候,暫時也不要泡溫泉。最近精神狀態不好,長時間失眠的人,也建議不要泡溫泉。此外,年輕的男性,如果是打算要孩子的,不要泡溫泉。因爲溫泉水通常很高溫,會影響精子的活性和發育。


  而適宜泡溫泉的人,也還需慎重選擇適宜的溫泉,“每個人的體質虛實不同,需要根據自身機體狀況選擇適宜的水質和水溫,才能真正達到泡溫泉的目的,避免不良反應。”陳祖輝提醒。


  根據水質劃分,溫泉一般分爲中性碳酸泉、鹼性碳酸氫鈉泉、鹽泉和硫磺泉四種。碳酸泉對防治心臟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有一定效果,但是不適宜患有腎臟病及腸 胃不好的人羣;硫磺泉對慢性皮膚病有緩解作用;鹽泉對手腳冰冷、貧血及過敏性支氣管炎等有改善作用;碳酸氫鈉泉對皮膚有滋潤、漂白及軟化皮膚角質層作用; 單純泉比較緩和,無色無味,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對中風、神經痛等有一定舒緩功效,適合年紀稍大的人泡。


  二問:


  “加料”溫泉功效幾何?


  “花瓣、牛奶、藥療、紅白酒、醋、咖啡、親親小魚……40多款溫泉池總有一款適合您!”與昔日供幾代帝王貴妃沐浴的華清池不同,如今的溫泉靚湯花樣繁紛,商家不斷推出多元而個性化的溫泉服務,吸引着衆多消費者光顧。


  根據當地政府發出的通報,前述23歲女子出事的地點就位於三鄉泉眼溫泉內的“咖啡池”內。根據宣傳,泉眼溫泉的“咖啡池”,是在溫泉水中不斷加入適量的咖啡提取液,可澤發、潤膚養顏、令人精神煥發。


  這些加了各種“調料”的溫泉,是否真如宣傳的那樣有各種神奇的功效?


  對此,陳祖輝認爲,“大多是商家的噱頭”。針對衆多商家推廣的藥療溫泉,陳祖輝表示,直接將中藥添加在溫泉中,藥物濃度低,水的溫度也較低(一般在30℃-60℃之間),藥效能否發揮出來值得懷疑;而即使藥效能發揮出來,皮膚能不能吸收又是個問題。


  此前,曾有媒體爆出,所謂“牛奶浴”,其實就是在溫泉池裏放兩包220毫升的純牛奶,有些還可能是過期的;號稱可以緩解肌肉緊張、促進物質代謝、對皮膚有美容保健作用的“溫泉泥”,其實是從一個村子裏拉過來的普通泥巴。


  某溫泉酒店負責人表示,最初溫泉“加料”是針對溫泉裏麪包含的礦物質不足而進行補充的,後來由於泡溫泉的愛好者對這種加料溫泉的追捧,商家爲了滿足更多客戶的需求,就開發了各式各樣的加料溫泉。


  陳祖輝提醒道,面對各式溫泉奇效宣傳,消費者要保持理性,不要受商家噱頭的影響。“泡溫泉應該是一種享受生活的方式,治病還是要到正規醫院就醫,如果抱着某種治病的目的去泡溫泉很可能得不償失。”


  比如,溫泉所含的硫磺及其他酸鹼物質可以消炎殺菌,對一般感染性或寄生性皮膚病有一定療效,但如果皮膚有破損,泡溫泉也會刺激皮膚使傷口惡化,加重感染,甚至導致“溫泉性皮膚病”。


  三問:


  真假溫泉如何分辨?


  “什麼溫泉酒店,整個一個消毒水加熱的,搞得一身消毒液的味!”泡完所謂的“溫泉”後,網友“@珊狐嬌”氣憤地在控訴着。像“@珊狐嬌”一樣,很多泡過溫泉的消費者,懷疑自己泡的並非真溫泉。


  今年十一期間,來自雲南的李小姐與父母一起享受了一趟“溫泉之旅”。可讓她困惑的是,那裏都是很現代化的水池,水從水龍頭裏流出來,憑肉眼很難分辨與普通熱水有什麼區別。“大家都是稀裏糊塗地泡半天,真不知道自己泡的是溫泉還是鍋爐水。”


  李小姐生性較真,她抓住溫泉酒店前臺的服務員詢問,是否有溫泉的相關資質證明,被告知證明肯定有,但目前不便查看。


  在眼花繚亂的名稱下,究竟有多少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溫泉?


  據瞭解,有的“溫泉”系藉助鑽探技術抽取的地下深層地熱水。因地球內部蘊藏大量熱能,通常情況下,地表常溫層以下每下降100米,溫度升高3℃,所以出水溫度自然高。


  而 有的“溫泉”因天然資源有限,就用普通地下水或自來水勾兌溫泉水,甚至有將硫磺粉摻雜普通水,加熱後冒充溫泉。某購物網站上曾有商家銷售硫磺溫泉粉,稱其 成分包含硫、鉀、鈣、鈉、鎂、硒等20餘種礦物質,用1000克硫磺溫泉粉勾兌1-2噸水後,即可衝泡出“速溶溫泉”來。


  四問:


  溫泉行業標準何時有?


  據廣東省國土資源部門統計,目前廣東省已發現溫泉317處,其中,溫泉自流點281處,隱伏地熱區36處。按單位國土面積計算排序,廣東省的溫泉分佈密度僅次於臺灣和雲南,與福建並列位居全國第三。


  然而,廣泛的溫泉分佈無法阻止過度開發的惡果。中國溫泉協會副會長姜忠平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經過這麼多年的開發,從化溫泉鎮的溫泉水水位在下降,自涌量明顯減少。”


  而旅遊文化專家武旭峯則表示:“溫泉資源在從化和增城過度開發,其發展模式值得反思,各種行業標準混亂,影響了消費者對溫泉品牌和品質的信任。”


  溫泉規模的失衡發展和市場混亂,究其根源,專家直指溫泉行業標準的缺失。


  據瞭解,我國對溫泉水質和服務標準的重視近年來纔開始顯現,目前並無針對溫泉水質、硬件配套和開發利用方面的行業統一標準。


  這導致溫泉行業亂象不止。由於尚未公佈針對溫泉水質的規範標準,一些溫泉的殺菌消毒仍參照游泳池的標準,使用價格低廉、含氯消毒劑的商家依然存在。


  專家稱,天然溫泉在地下以還原態存在,氧化性的消毒劑,如氯系、臭氧、二氧化氯等會破壞天然溫泉的還原性成分,使溫泉性質發生丕變,微量元素的作用會喪失甚至轉化成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溫泉應該


  怎麼泡?


  ■健康小貼士


  “跳進去直接泡就行了,悶了就上來喘口氣。”這樣的泡湯經歷恐怕不少初級泡湯客都有過。溫泉好泡,但並非人人都懂得怎樣科學地泡。


  專家提醒,泡溫泉時,可以先緩緩地深呼吸數次,幫助你拋開生活與工作的煩惱,完全放鬆身體,之後儘量閉上雙眼,以平和的心情享受靚湯帶來的溫泉和舒適。


  入泉時應從水溫較溫和的水池開始,進入溫泉池,要循序漸進,以便讓身體慢慢適應。事先將身體弄溼:手伸進泉中30~40釐米的深度試溫,再舀泉水淋在腿、臂 及軀幹上。進池時,應先站起來泡雙腿,接下來慢慢泡身體下半部(心臟以下),待適應後,再讓身體上半部(心臟及以上)完全泡進池中。


  在燙身的池水中每次浸泡時間不宜超過10分鐘,要及時讓身體上胸露出水面或離水歇息;可以與較溫和的池水交替浸泡或身體及時露出水面歇息後再浸泡。溫泉溫度高,浸泡後可能會出現出汗、口乾、胸悶等不適感,一般爲血液循環加快的正常反應,此時調換低溫泉浸泡或上水靜養稍許,適量飲水即可緩解。但如有氣短、胸悶、心跳過快的情況,應及時就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enhao8 的頭像
    cheenhao8

    健康小屋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