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需心理支持


  “我是乳癌患者,從確診那天起,我的天空就失去了原有的藍色。我再也看不到花朵、綠葉,再也找不到快樂、幸福!”


  “別怕!我們都在,我們懂你。我們都是乳癌姐妹,在‘汝康之家’沒有孤單!”


  這是幾位乳腺癌患者表演的舞臺劇“行者的路”:剛剛被確診爲乳腺癌的“行者”對疾病恐懼、對未來迷茫。這時,來自“汝康之家”的病友以熱情的話語迎接她進“家”……


  爲了幫助乳腺癌患者,天壇醫院乳腺科於2006年10月成立了國內首家由醫生主導的乳腺癌患者心理支持、治療的公益性團體——汝康沙龍。“汝康”寓意爲乳腺癌康復,通過大型病友團體心理康復活動、網站論壇、諮詢熱線、面對面輔導、志願者病房探視、成立病友合唱團等方式,與千餘名乳腺癌病友共同構建了一個溫暖的心靈家園。金秋時光,“行者的路”拉開了“汝康沙龍”舉行的《生命之旅》活動序幕,300多乳腺癌患者一起談抗癌、說生活。


  精神上的“癌症”更可怕


  著名作家畢淑敏把自己悉心撰寫、珍愛收藏的六種版本《拯救乳房》叢書捐贈給“汝康沙龍”。這本書是內地第一本有關心理小組治療的文學作品,走近乳癌患者,你可以看到心靈深處生與死的掙扎、愛與恨的衝突。


  畢淑敏說:作爲一個女人,作爲一個曾經的醫生,作爲一個後來的心理醫生,作爲一個作家,我知道對於一個女人來講,得了乳腺癌是一次多麼重要的轉變,也許患者將終生和一種形體上的殘缺相伴。所以最開始看這個舞臺劇時,我眼淚都快掉下來了。


  隨後,畢淑敏講述了一位年輕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故事。這位患者說要用餘生去恨母親,因爲她認爲乳腺癌是母親遺傳的;她還要恨男友,因爲得了乳腺癌之後男朋友就不要她了,她要用最後的生命纏死他,破壞他的家庭;還有,她時刻抑制不了自殺的衝動。這個年輕的女子其實已做了乳腺癌根治手術,臨牀上沒有任何轉移跡象,可是她精神上的“癌症”是那麼嚴重。


  疾病不能選但態度可選


  “我是一名乳腺癌淋巴轉移的患者——姜軍是我名字,患癌24年。每一個癌症患者的心情都是相似的,不安、悲觀,肉體上的痛苦,面貌和身體上的變化,人生目標突然中斷……但我們不能讓病魔給嚇到,我人生所追求的目標是——抗癌!”


  抗癌明星姜軍的“別樣人生”,引發病友們內心的共鳴——我們不能選擇疾病,卻可以選擇面對疾病時的態度!而這也正是乳腺科王丕琳主任在成立“汝康沙龍”時最原本的意義所在:醫病醫心,身心同治。拯救乳房,更多的是拯救靈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