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屬於女性常見疾病之一,流行於20~35歲之間的成熟女性中。盆腔炎一般分爲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兩種類型,相對於急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治療時間相對較長,只是恢復起來是比較慢,但仍可治癒。偏方治療最好成爲輔助治療方式。

  大黃散

  組成:大黃100~200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視病變範圍而定量加入米醋調成糊狀,直接敷於下腹部,保持溼潤,隨時可以加醋,爲防止脫落,可用塑料布敷好,加繃帶或橡皮膏固定。第3天可重複第2劑。

  功效:活血化淤,消腫散結。

  主治:急、慢性盆腔炎,屬溼熱蘊結型,腰腹疼痛,帶下量多、色黃,低熱或高熱,口渴心煩,尿黃,或便祕,舌紅、苔黃膩,脈滑而快。

  芒硝大蒜泥

  組成:芒硝100克(細末),大蒜泥50克。

  用法:上藥和勻用紗布包好,必要時加入少量溫水,和成糊狀,敷貼於下腹疼痛處皮膚上,20分鐘後皮膚潮紅即取下。第3天可重複第2劑。

  功效:活血化淤,消腫散結。

  主治:急、慢性盆腔炎,屬溼熱蘊結型,腰腹疼痛,帶下量多、色黃,低熱或高熱,口渴心煩,尿黃,或便祕,舌紅、苔黃膩,脈滑而快。

  蒲公英

  組成:250克

  用法:搗爛如泥,外敷下腹部,每日1~2次。

  耳穴按摩

  做法:選內生殖器、盆腔、腎上腺、內分泌、交感等穴,施按、捻、摩手法弱刺激10分鐘,每日3~5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